探析太阳能热水器企业现状

原材料成本最低也要600多元的产品,市场零售价却跌破千元,基本上“卖一台亏一台”。面向城市太阳能热水工程及商用市场的转型,成为今年以来太阳能光热企业最核心的任务。上述海宁的企业负责人则透露,目前零售市场的平均毛利率应该在10%左右,而热水工程和商用市场的毛利润还在20%—30%左右。

  原材料成本最低也要600多元的产品,市场零售价却跌破千元,基本上“卖一台亏一台”。90%左右的企业没有独立技术研发能力,主要竞争手段就是层出不穷的低价格。少数致力于技术创新的中小企业却因知识产权保护乏力而被同行模仿和抄袭。

  上述怪现象,自2012年下半年以来就普遍存在于被认为是新能源产业的我国太阳能光热市场上。《中国企业报》记者了解到,由于“行业进入门槛低、缺乏强大技术创新力、零售市场被透支”等一系列因素,原本拥有5000多家企业的太阳能光热市场,最近两年来却身陷“成本驱动怪圈”——成本水涨船高、售价越来越低、发展前景低迷,如今继续活跃在全国零售市场上的企业不足40家,绝大多数企业处于“僵尸”状态。

  低价策略的囚徒困境

  “这两年来,市场上的价格战越打越激烈,有的家用太阳能热水器售价已跌破1000元钱,但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服务成本却只涨不降,最要命的是零售市场却出现了下滑,给很多商家的感觉是,太阳能热水器的零售市场快要不行了。”日前,来自江苏扬州、浙江海宁两地的太阳能光热企业负责人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这两年来继续活跃在零售市场的品牌只有三四十家,主要是那些大企业。很多中小企业虽然没有关门倒闭,却只能是依靠关系拉来的几单太阳能热水工程生意维持着。

  持续不断的价格战,正是导致行业发展动力不足的根源。上述来自扬州的企业负责人透露,价格战是很多中小企业挑起来的,面对大企业借助品牌和规模优势开始清洗市场,很多小企业开始采取牺牲利润的价格战,将原本售价在两三千元的太阳能热水器价格拉低至千元左右,结果就是大企业有足够的实力可以消耗,小企业却被淘汰了。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家用太阳能热水器,主要是包括全真空玻璃管、发泡水箱、金属支架和上下水连接管四大部件。记者了解到,每支全真空玻璃管的采购成本在15元左右,一般需要20支到24支,热镀锌钢板支架成本在每套150元左右,水箱的成本最低可以做到50元左右,上下水连接管一般在30元左右,如果再加上工人工资平均50元至80元、运输及安装服务费每台120元至150元和厂商合理的利润每台200元,一台热水器的最低售价不能低于1000元。

  北京市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协会太阳能热利用专委会主任罗运俊透露,太阳能热水器的生产加工相对比较简单,一个企业只要有储热水箱生产线,产品的其他配件,如真空管、支架都可以进行社会化采购。一些中小厂家的前期生产线投入小,又不需要技术研发投入,广告宣传费也没有,甚至连一些税费都可以合理规避,这也造成一段时间内市场上低于1000元的太阳能热水器层出不穷,甚至连一些知名品牌为了降低成本而采取在外贴牌定制“超低价热水器”的办法,以牺牲质量换取市场份额。

  作为太阳能光热产业第一股,日出东方(14.19,0.04,0.28%)(603366)2013前三季度财报显示:公司总营业收入同比下滑3.18%,毛利率从去年同期的35.10%下滑至31.83%,经营性净利润同比下滑42.33%。对此,日出东方给出的解释是,太阳能热水器的市场总需求不足,新农村建设与城镇化建设处在等待机遇期,新增建筑量少,而产品市场新增需求不足。

  转战商用市场

  仍留价格战恶习

  在缺乏技术革新和产品换代刺激下的太阳能热水器零售市场价格战,已难有出路。“有的企业为了拼低价,就偷工减料,明明100多元的镀锌板支架换成40多元劣质产品,两个月就锈迹斑斑,最终这些低价产品成为悬在每个家庭头上的地雷,影响的是整个太阳能光热产业信誉。”来自山东的太阳能企业负责人坦言,低价格就是“害群之马”。

  面向城市太阳能热水工程及商用市场的转型,成为今年以来太阳能光热企业最核心的任务。国际金属太阳能产业联盟副秘书长陈讲运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今年,热水工程及商用市场的市场占比已达到30%左右,未来两年应该与零售市场份额基本持平。商用工程市场应成为企业摆脱价格竞争思维,强化产品技术创新和系统服务驱动的拐点。

  上述海宁的企业负责人则透露,目前零售市场的平均毛利率应该在10%左右,而热水工程和商用市场的毛利润还在20%—30%左右。更重要的是,商用市场对于价格的敏感度不高,看中的是企业产品安装设计等系统服务能力。

  不过,由于政府在推动商业住宅强制安装太阳能热水系统过程中,缺乏配套的产品验收标准和设计安装标准以及对建筑设计院给予相应的图纸设计费用,导致一些太阳能光热企业在征战商用工程市场时,再度出现“低价恶性竞争”以及利益相关方热情不高等怪象。

  有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很多开发商为了降低成本,直接以最低价格作为企业中标条件,导致很多太阳能企业在工程市场开始竞相低价,甚至牺牲质量降价迎合。在少数地区还出现了开发商为了应付验收,采取“租赁”太阳能热水系统的方式,验收通过后就将设备拆掉,这也给正处在快速发展通道的太阳能光热产业蒙上一层阴影。

关键词:企业报  太阳能光热  探析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