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材应实现全生命周期最优化
2013年度500强开发商首选供应商品牌测评启动<<<<<<<<点击进入<>
绿色建材和绿色建筑的概念在一定程度上极为相似,都强调节约资源、减少污染和与环境实现协调统一发展。“绿色建材”的提出是这个时代背景下的产物,与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中的基调相一致。
绿色建材的内涵可以简单归结为从全生命周期考量的具有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特征的建筑材料,其应包括静态特征和动态特征两个方面。而根据多年来对与绿色建筑及其相关领域有关的人群进行调研的情况来看,大部分人对静态特征的关注度和认知度普遍较高,对动态特征的认知程度相对较低。绿色建材的静态特征指的是在去除时间因素影响外,其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这种关系既包括从自然环境中索取的最小化,也包括材料在存续期间内对自然环境所造成负面影响的最小化;而动态特征则是从时间维度考虑,某种材料与自然和谐关系的持续性特征,这样来看,动态特征本身具有比较大的不确定性和复发性特点,这也是造成人们对于绿色建材的动态特征认知度较低的一个原因。
事实上,任何一种材料在其取得、加工、生产、运输、使用、再造、废弃、回收的全生命周期里,其所具备的特征都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绿色建材就是要求在这个全生命周期里做到全过程的最优化,而不是仅仅强调其中的某个或几个片段的最优。而在某种程度上,只有符合动态考察标准的建筑材料,才能称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建材。
对于绿色建材产品标准体系的建立,就应该从其内涵入手,并着重强化对建筑材料动态特征的考量,筛选关键性考核指标,围绕这些指标制定相应的生产、检测、使用和废弃标准。
在建立标准体系时,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其与既有标准的关系。与建立绿色建筑的其他标准相似,在建立绿色建材标准体系时,应特别处理好标准的全面性与个性化之间的关系,不能沦为既有标准的大集中,而应强调有效地集成优化。所谓“集成”,指的就是要围绕“绿色”的核心要求遴选出所有的关键性指标,并依据具体材料的特质,形成完整有机的体系;所谓“优化”,则指的是突出“绿色”重点,有意识地弱化安全、表观等非绿色的、材料的基本特性要求,突出对材料环境影响特征的规制要求。同时,应在通过从同类指标中抽取最具代表性的指标、确立最优指标后,摒弃其他同类指标。换句话说,“集成”不是面面俱到,“优化”强调精确打击。
根据初步估算,我国目前绿色建材仅占建筑业用材料的10%左右,产业规模仅为3500亿元左右。然而按照《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要求的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改造近6亿平方米既有建筑的目标保守估测,“十二五”期间至少可带动绿色建材消费约2万亿元。随着绿色建筑行动有序推进和绿色建材大力发展,到2015年,绿色建材占建材工业比重有望提高到25%,比2012年至少增加10个百分点。 美国住宅建筑业协会近日提供的一组数据也显示出,美国绿色建筑材料正在以每年11%的增长率递增,到2017年产值将达866亿美元。从这些数据中可以了解到,绿色建材的发展在未来是建筑业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
绿色建材的发展除了国家政策上的引导,建筑行业自身的推动之外,同时离不开下游市场的开发,消费者对于环保产品的选择。所以,在制定绿色建材产品目录的时候应该考虑到“需求”方面。
首先,绿色建材产品目录的使用者应该是设计师,他们的设计理念、方向会在很大程度上引领消费潮流。因此,在制定绿色建材产品目录的时候,应该按照设计师的工作模式和建筑行为的推进进程,对产品进行分类。由外而内,从遵循场地、外围护结构、结构体系等方面展开逻辑,在此基础上,每个分板块还可以根据设计师的习惯进行细分。
其次,应该充分考虑到市场、消费者方面,因为他们对于绿色建材产品的需求可以推动这个行业源源不断地发展。因此,应该协调统一各种渠道的媒体宣传、政府的持续示范、有效地激励补贴(针对消费者而非建设者或设计者)等手段,让消费者了解到绿色建材的真正价值。(能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