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住宅遭误解 绿色建筑还有多远
2013年度500强开发商首选供应商品牌测评启动<<<<<<<<点击进入
来源:能源世界
全球房价十大最不可负担城市中,中国占了7个,其中,北京超越纽约和伦敦,成为了全球房价最贵的城市,上海也没拖后腿,与东京持平。面对如此高昂的房价,一种既节能环保又价格较低的绿色建筑产业革命开始发生,这种在工厂里生产零部件,在建筑工地直接装配的新型住宅建造模式,似乎可以舒缓购房带来的经济压力,减少建筑带来的环境污染,当这样一个物美价廉的房子摆在面前的时候,你会欣然“买单”吗?
现状政府“订单”远高于市场消费
所谓住宅工业化就是墙面、地板、楼梯提前在企业按标准生产好,运到建筑工地组装,最简单的来说,就像组合一架大飞机,所有进入建筑区的建筑材料都是一个个小部件,有机整合之后就是高楼建筑。鉴于这种技术具有技术先进、质量可控、生产周期短、绿色环保等优点,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早已尝鲜,应用普遍达到了60%以上,我国却尚不足1%。
然而,近年来,流行于欧美国家的工业化绿色建筑正在中国逐步发展起来,随着政策驱动,建筑工业化企业不断涌现,工业化建筑产品也开始在地产开发、建筑等领域广泛使用,目前,麓谷企业远大住工已经将这种装配式住宅建造方式应用到了北京、合肥等地的保障房项目中。
不难发现,在政府大力宣传推广建筑工业化的同时,“概念风”的盛行却未能给建筑工业化的市场实践带来实质性的突破与发展,在建筑工业化的市场实践中仍以政府为主导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以及公益性公共建筑为主,而以商品住宅为载体的实践项目却是“凤毛麟角”。在沈阳、合肥、济南、深圳等工业化建筑普及率较高的城市中,均是以政府的保障性住房作为“试验田”。因此,仅仅依靠政府提供的“订单”,而不积极培育商品房市场,建筑产业的转型升级仍将面临滞后困局。
市场消费者对安全质量有质疑不敢买
得益于国家政策的正确指引,我国的建筑产业转型升级迎来了新曙光,但离让绿色建筑走进千家万户的梦想还有一定距离。事实上,购房者们并不十分买绿色建筑的账。
对住宅工业化这一建筑模式不熟悉是阻碍绿色建筑普及最重要的原因。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有一部分市民表示从来没听过“住宅工业化”一词,有稍微了解过的市民也仅仅是停留在“搭积木”印象中,并没有对这一新型的建筑方式有深入了解。“是不是一个星期就修好了的火柴盒房子?肯定漏雨、漏水、漏风,抗得住地震吗?”其实,装配式住宅有相当严格的标准,并非真正的“搭积木”。“安全不安全主要是由建筑结构决定的,装配式住宅并没有改变建筑结构规范,同样是遵循国家现行的技术规范要求,我们改变的是建筑生产方式。即把过去用手工造房子的方式改变为用工业技术和机械设备来造房子。”远大住工湖南公司总经理龙启满介绍,装配式住宅的结构采用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这种结构在高层房屋中被大量运用,既承担水平构件传来的竖向荷载,同时承担风力或地震作用传来的水平地震作用,是抗震性能最好的结构形式之一,可确保结构安全。在建造装配式住宅之前,也并非如许多市民想象中的不需要任何地基,它是在科学的、可承受的地基基础上搭建的。
除了结构安全之外,装配式住宅在防火、环保的安全性能上更具优势。“这种建筑采用了‘三明治’夹芯保温外墙板,其耐火性能为3小时,每层之间用不可燃保温材料设置了防火隔离带,可防止火灾的蔓延。并且所有材料均采用PC板,整体超过欧洲E1标准,可减少建筑垃圾和材料损耗,减少废气排放等等。”龙启满说。事实上,人工建筑多少会出现一点误差,建筑工业化的生产通过高精度检查才能出厂去“履行”它们的义务——这就减少了“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错误发生率,这反而比传统建筑方式更加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