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坊 便利人民 宜家宜室

新浪地产微信

  原创:

  沈阳二套房首付提高至65% 外地人在沈买房门槛提高

  沈发布楼市调控八条细则 业内预测房价或将暴涨

  华润0.82亿收浑南地块 沈阳惠天热电将做综合体

  董藩:劳动只能温饱买房可以致富 今天不买明天后悔

  乐居策划:围城效应 房地产跨界走向全能时代

  年终买房正当时 今年买房明年住

  来到便宜坊北京鲜鱼口店,一面黄底儿红字的布幌子十分招眼,众多便宜坊店铺中,只有这家重新挂起了幌子。幌子作为古时饭店招揽生意的标志,在现代城市规划、历史传统的遗失中,与我们的生活渐行渐远。

  便宜坊烤鸭店

  北京著名的“中华老字号”饭庄,创于公元1416年,原址在菜市口米市胡同。“文化大革命”时便意坊改名“新鲁餐厅”,1978年又改名为“便宜坊”,并在崇文门外大街路东开办了“便宜坊”新店。1996年初,在朝阳区潘家园松榆西里开办了第一家分店。

  我国的幌子起源于何时,已难考证,但最初使用是从酒店开始的。幌子,是古时酒家、饭庄推销自己店面和社会现实的需要,因为那时很多人都不识字儿,如果店家只用文字作招牌,对那些“文盲”是不方便的,也会因此失去一些顾客。有了幌子就帮了大忙,顾客望见幌子就知道是饭店,便可大胆跨进店门。

  查证便宜坊的老照片,可以看到店幌子只是在一块简单的布上写着“便宜坊鸭店”几个大字,当时那些幌子讲究的“道道儿”并没有过多体现。

  幌子与提盒

  古时的饭庄、饭馆的幌子跟店面的大小息息相关。根据规模和服务方式可分为堂、楼、居、轩、园、馆等多种类型,但它们的幌子形式是统一的,只有招牌上的字略有区别。

  那时的幌子都是在门前上方固定一块扁铁伸出房檐,前端向上卷成数朵花形,向下弯二尺处挂上两块或四块木牌,宽五寸、高一尺六寸,漆黑或红色底儿,浮雕立体金漆字,牌下坠红布条(清真漆黑地金字,下系蓝布条)。如,堂字号饭庄牌上,一般会刻“喜庆宴会”、“专应外会”、“满汉全席”或“南北全席”等字样;一般的中等饭馆会刻“喜庆宴会”、“应时小卖”、“随意便酌”等。

  当时便宜坊的幌子为何题字“鸭店”,而不是现在惯称的烤鸭店?因为北京最早没有“烤鸭店”这个叫法,都是叫“鸡鸭店”或者“盒子铺”。鸡鸭店从字面很好理解,盒子铺可不是说卖盒子,而是指给客人送餐时提的盒子,看来中国的“外卖”服务早就开始了。

  这盒子的工艺可比我们现在的环保饭盒讲究多了,便宜坊的提盒还有段美谈。一次,便宜坊的小伙计用篮子给人送餐,那人恰巧是清代最为著名的建筑建造大师人称“样式雷”的子孙雷廷昌,他对伙计说:“你家的菜如此有名,怎么会用一个篮子送菜呢,我给你家设计个提盒吧。”几天后,提盒设计出来了,盒子是一个直径约一尺二,厚四寸、圆形没有棱角的木质盒子,外上黑色或红色大漆,里面是大黄色,象征“天地玄黄”;盒子里分成十二个不等的小盒子,象征十二个月;每个盒内可放一种食品,一般要放酱肉、香肠、驴肉等食品。以后顾客要菜,便宜坊派学徒送去,等人家用完,再把空盒子取回。

  当时,便宜坊经营的品种有生猪肉、生鸡鸭坯、驴肉、香肠、丸子、鸡块、鸭块、桶子鸡、清酱肉、焖炉烤鸭等几十种。“样式雷”的盒子、便宜坊的肉一时传为美谈,巨商大官无不以这两样为待客上品。

  从一个幌子到餐饮集团

  便宜坊创业于明朝永乐十四年(1416),经历了600年的历史洗礼之后,“方便宜人,物超所值”的老字号涵义也越来越醇厚,便宜坊也形成了以焖炉烤鸭为龙头,鲁菜为基础的菜品特色。

  说起便宜坊的店名,有史料记载的一段来历。公元1552年,时任兵部员外郎的杨继盛在朝堂之上严词弹劾奸相严嵩,反被严嵩诬陷。下得朝来,内心苦闷,饥肠辘辘,来到菜市口米市胡同。忽闻香气四溢,见一小店,推门而入,店堂不大,却干静优雅,宾客满堂。他点了烤鸭与酒菜,大快朵颐,把烦闷与不快抛至九霄云外。店主钦佩他是爱国良将,亲自为他端鸭斟酒。杨继盛得知此店名为便宜坊,又见待客周到,感叹到“此店真乃方便宜人,物超所值”,大呼“拿笔来,快拿笔来”,杨继盛俯案一挥而就三个大字“便宜坊”。此后,杨继盛与众位大臣频频光顾,便宜坊也由此名声远播。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总理也光顾了便宜坊,并给店名赋予了新的内涵:“便利人民,宜室宜家”。

  除了店名是幌子的主要元素,幌子的挂法也十分有讲究,不同的数量代表不同的意思,顾客看到幌子的个数就能知道这个是什么档次的饭店。挂一个幌子,意思是“有啥吃啥”,打比方说,现在只有炸酱面,你就不能吃到打卤面,这是最低档的;挂两个幌子是“有啥做啥”,没有打卤面,但是有原料,可以给你现做;挂三个幌子肯定是个大饭庄了,寓意“吃啥有啥”,店里准备充分,只要菜谱上有,你可以随意点菜;挂四个幌子是“想啥吃啥”,比一般的大饭庄又高一等,不管店内的菜谱上有没有这道菜,只要是你想吃的,随意点菜,都可以做。

  便宜坊由最早挂一个幌子的小店,到京城“大户”待客首选的盒子铺,走过战乱的洗礼与起伏,几经变迁到今天,已成为国有控股的餐饮集团,连锁店从北京发展到了京外,为中华“老字号”又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关键词:人物观点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