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年末或再现宅地成交高潮 稳定房价走势

2013年还剩不到两个月,北京土地市场热度不减,住宅用地交易量显著增加。据北京市土地储备整理中心公开资料显示,11月1日至13日,共成交经营性用地14宗,其中住宅用地11宗。
其中,11月11日,顺义区两块土地在北京市国土局以底价3.94亿元低调成交,开拍前仅收到一份报价单。买家为顺义区属国有企业北京市天竺房地产开发公司。
有媒体以“顺义大龙地王地块三度入市”为题,报道了这宗土地成交。但查阅地块详细信息后发现,上述两地块与“大龙地王”虽处同一区域,却相隔一定距离,规划定位也与当年的“大龙地王”相去甚远。
根据公告,顺义区出让的这两块土地均位于顺义新城第21街区,土地面积131526.51平方米,建筑控制规模163387平方米,容积率为约为1.8,居住部分全部建设定向安置房,由区政府以7500元/平方米价格回购。此前两度入市的“大龙地王”,则规划为容积率低于1,可建设低密度高端产品。
竞拍同一天,大兴孙河两幅土地受到激烈竞夺。其中,孙村组团居住区B-17地块(配建限价商品住房),最终被华远全资子公司以12.1亿元摘得,配建92000平方米自住型商品房;另一地块大兴区孙村组团居住区B-19、B-20地块(配建限价商品住房)被首创子公司以10.2亿元摘得,配建1566平方米自住型商品房。
另据链家地产统计,截至11月4日,北京已出让土地172宗,成交总价为1327亿元。其中住宅类土地成交58宗,建筑面积为992万平方米,约为2012年同期2.15倍。
机构分析人士张旭认为,2013年住宅类土地供应量明显增长。进入四季度以来,在前期推地规模较大的基础上,持续加大住宅类土地的供应规模,从供应的顶端开始满足购房者需求,稳定购房者预期。政府从供应总量和供应结构两个方面来入手,以期缓解供需矛盾,稳定房价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