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土地市场 增加土地供应是稳房价的治本之策

  近段时间来,北京、上海、广州等热点城市又频频冒出高价地块甚至“地王”,引发市场的担心和疑惑:是不是新一轮的房价上涨周期即将到来?一些城市据此紧急暂停了高价地块交易。

  业内人士认为,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地王”应具体分析、冷静看待,但对地市升温应提高警惕。调控地市,不能靠叫停出让来冷冻市场,而是要切实加大土地实际供应量,需要提高供地计划的执行力度和对地方政府的问责力度。

  具体来看,眼下的这一波“地王”小高潮,与以往有所不同。首先,一些高价地王并非住宅用地。其次,除个别地块外,直接反映交易火爆程度的溢价率并非离谱,市场情绪没有失控。再次,热点城市的优质地块依然受到追捧。

  国土资源部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国有建设用地供应总量12.30万公顷,同比增长7.6%。从供地结构看,房地产用地供应3.76万公顷,同比增长39.4%。以上海为例,有市场机构统计,截至5月17日,今年上海经营性用地共出让61幅,比去年同期多出42幅;成交面积201.6万平方米,相当于去年同期的2.2倍。

  但热点城市核心地区个别稀缺地块的成交“天价”,并不具代表性。一个简单的道理,只有不断增加土地供应,才可能最终稳住房价。

  值得注意的是,这几年,虽然国土部门每年都有规模较大的供地计划,但其完成情况都不理想,甚至只有六七成。有业内人士说,在土地供应的问题上,一些地方政府“比开发商还要市场化”:一旦市场形势不好,便惜地不供,或者故意让其流拍;而市场火了,就会大幅推地、赚取溢价。

  业内人士呼吁,要让土地供应计划更具刚性执行力,让地方政府真正承担起供地责任。对没有完成计划、供地不力的要有问责措施。另一方面,对地方土地财政的改革也应及时启动。

关键词:市场动态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