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陶一季度运行优于预期
今年第一季度全行业形势总体运行特点:中西部地区市场增长,沿海地区需求显现复苏苗头;虽然企业成本攀升、效益下降,但形势比预期要好;市场需求结构出现变化,企业向“两极分化”发展。“出口增长提速、内需增速回落”,“调整产品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成为发展主旋律。这是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协会常务副会长、秘书长缪斌日前向记者透露的。
今年1~2月建筑陶瓷卫生洁具工业总产值470多亿元,增长1.19%;1438家建筑陶瓷企业产值416亿元,同比增长3.34%;284家卫生陶瓷企业产值61亿元,同比增长-0.97%。1~2月全国建筑陶瓷砖产量约9.87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2%。其中产量最多的3个省份分别是福建2.4万平方米、广东1.8万平方米、四川1.1万平方米。全国卫生陶瓷产量超过2352万件,同比增长18%。其中产量最多的3个省份分别为河南742万件、广东474万件、河北353万件。
全国建筑卫生陶瓷出口12.83亿美元,增长83%,其中:建筑陶瓷砖1.55亿平方米,增长15.6%,金额超过11.36亿美元,增长94.7%;出口卫生陶瓷超过807万件,增长10.6%,金额超过1.47亿美元,增长29%。从统计数据看,建筑陶瓷砖出口量所占比例最大的省份为广东,其次为福建和山东;主要出口到亚洲、美洲和非洲。卫生陶瓷出口量所占比例最大的省份为广东,其次为河北和福建;主要出口到美洲、亚洲和欧洲。出口呈现由低端产品向中端产品过渡的趋势。
结合今年第一季度运行形势,缪斌分析说,建筑卫生陶瓷产品生产每年耗用矿物原料约2亿吨,耗用能源折合标准煤4000多万吨,因此,环境约束压力日益增大,节能减排攸关行业兴衰、企业存亡;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创新型人才和机制制约发展,品牌知名度低,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等,成为我国建筑卫生陶瓷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他强调,当前,建筑卫生陶瓷行业要立足国内市场需求;加强节能减排与资源综合利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实现陶瓷砖薄型化、功能化和卫生陶瓷节水与轻量化;努力在“十二五”实现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降低20%的行业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