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合水易人物专访:刘利东—建筑设计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本期专访人物简介:
建筑设计师刘利东
刘利东,山合水易机构旗下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www.shsee.com)特聘建筑设计师、北京时间建筑事务所资深建筑设计师,国内知名大学建筑与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毕业,拥有多年的建筑设计经验,擅长于民族文化建筑表现,其作品具有鲜明的个人艺术特色。
主持参与项目:
香河展览馆规划及建筑设计
文安文左路两侧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
达拉特旗建设局概念性规划及建筑设计
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国宸春天里住宅商业区规划及建筑设计
阿拉善盟新丰荣泰科技有限公司锂离电池项目规划及建筑设计
贵州梵净山规划建筑设计
四川南充规划及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师刘利东
采访背景:
DADA 2013数字渗透展览与论坛将在北京举办,这是由我国举办的一次高端的建筑设计专业论坛,旨在推动我国建筑界和教育界的发展,积极介入高端建筑设计领域前沿,从而建立我国自己的话语权。建筑设计在国外是一门专业性极强,炙手可热的专业和职业,也是国外建筑发展的重要推手。
记者:建筑设计的流程是什么?
刘利东:建筑设计的第一步就是关于合作的问题,首先要去项目地进行实地的考察,互相沟通,了解甲方的需求是什么,之后就是详细的规划。详细的规划包括对于市场的考察分析等,确定本次的建筑设计的主题是什么,需要如何与景观设计相配合,建筑怎样设计才能表现出当地的文化特色,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建筑设计规划是要有落地性的,因此比较总体规划而言,具有一定的难度。
记者:为什么建筑设计会有这么大的难度?
刘利东:因为建筑设计的本身就是一种思维的表达,我们每个人的想法是不同的,每一个设计师都有自己的设计灵感,如何让甲方认可这些设计理念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甲方的诉求点往往是更加实际的,但是我们的建筑表现要基于这些实际的需要创造出独特性,因为就建筑设计本身而言,就是一种市场化的具体体现,一个好的建筑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来参观,参观的人多了自然会带动整体的消费,所以如何让甲方认可设计师的作品是一个需要反复交流,经过大量沟通的前提下才能够完成的。
记者:建筑设计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刘利东:首先要考虑的是关于建筑设计是否与区域整体规划相吻合,不能产生突兀感,其次是要考虑建筑需要满足哪些功能,也就是说是哪种类型的建筑,做博览馆,还是酒店。比如最近我做过的一个项目,在这个项目中,整体的氛围是一个土家族的文化环境,在土家族的文化环境中,就要避免去考虑欧式建筑等与当地文化不适应的这些建筑表现形式,在大结构中,主要是采用了木结构,在建筑的外观表现上主要是继承土家族的传统,以及利用了徽派建筑中的马头墙,因为据我研究发现,在清代有一大批的徽商前往了我们的项目地,所以在当地有徽派建筑与土家族传统建筑相融合的现象,这也是在这个项目中我最大的收获。在这个项目的空间布局和细节表现上要考虑如何施工这些因素。最后一点是要考虑建筑与景观的搭配,其实建筑和景观是相通的,景观达不到效果,建筑表现的也会不尽如人意。
记者:建筑设计与景观设计哪个先行?
刘利东:在一个项目中,建筑设计和景观设计孰先孰后,跟项目本身有关,如果是做商业建筑,那么其建筑设计往往属于主要的设计部分,如果是做休闲类型的,那么景观设计就是首先要考虑的,因为要考虑到休闲旅游所需的精神消费。不过,我认为,建筑设计往往更具有表现性,就我前些天做的土家族建筑,其建筑设计的意义就超过了景观设计,因为主要是通过建筑表现来告诉人们,这是土家族的建筑,是土家族的文化,而景观设计则表现的较为含蓄。
记者:在您的作品里有什么独特的设计理念?
刘利东:在我们接触的项目中,就目前而言,由于建筑本身的高度不是很高,因此,主要是通过设计来满足空间利用的最大化。建筑的外观一般是建筑师来创作的,在创作的时候,由于要考虑到外观,所以无法避免的要使用支撑结构。但是我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是设计师,因此对于建筑的内部空间,我的一贯主张是,尽量避免过多的使用支撑结构,让房子的拥有者或者使用者去考虑怎样做到自己心中喜欢的家,虽然有些可能不够专业,但在设计师的指导下,在使用者的设计下,房子的空间利用最大化与需求满足最大化可以同步实现。
采访感受:
采访刘利东设计师,我能从他的谈话间、眼神里看到他对于建筑设计的热爱,当我们谈到如何将空间利用交给使用者自己设计时,他也不时的从座位上坐起,为我演示空间格局如何利用,从这些细微的动作里,我看到了他对于设计工作的专业和热爱。设计是一门枯燥的工作,有时需要加班到很晚,可对于他来说,我觉得更像是生活中的一部分,在整个采访过程中,他手中的笔就从没有离开过,这是一个设计师的职业习惯,更是对设计工作的执着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