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第一座玻璃幕墙今何在

提要:张晓词说,当年的玻璃幕墙说来也有不足,因玻璃外层镀膜,使大厦北面房间内光线偏暗。今年年初,装饰节能改造顺利完成,换了新装的交通银行外形看起来更加新颖、亮丽,它也成为我市第一幢既有建筑实施节能改造的典范。

  《庐州 屋》里对于老房子描绘,将一些老合肥的记忆唤醒。一位网名叫“心飞扬”的私信我们说,他是当年合肥第一座玻璃幕墙的施工者之一,希望《最合肥》周刊能够去看看。

  玻璃幕墙取代红墙灰瓦

  “心飞扬”给我们留言说:“当古老的庐州经过千年变迁,迎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各种让人目不睱接的变化,使这座古朴的城市日渐焕发现代气息:长江路拓宽,淮河路改造,三孝口商圈形成……而城市建设最直观的体现——一幢幢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巨型玻璃幕墙随之悄然出现,并迅速成为新的潮流。直到今天,仍是合肥市各类建筑外墙装饰的重要形式。”

  据《合肥地方志》载,1978年以前的合肥,绝大多数建筑物系清水墙面、白灰水泥钩缝,外观红墙灰顶,具有皖中城市特有的朴素、端庄。

  改革开放以后,合肥的楼宇外墙才开始有了装饰的概念。一般性装饰费用约占整个工程造价的25%,高级装饰的费用更高。多采用水泥砂浆、涂料、彩色弹涂、白水泥等材料,讲究点的饰以马赛克、大理石、花岗岩、壁画、雕塑,同时配套的是,铝合金门窗、钢门窗取代木门窗,卷闸门、折板、彩色玻璃等普遍采用。

  80年代竣工的安徽饭店、天都大厦、玉屏楼、百货大楼改选装修工程和城隍庙的徽派装饰等,都以其各有特色的外墙装饰,为缓慢发展的古城增添几分时尚色彩。

  到了90年代,随着国内各大城市摩天大厦的涌现,玻璃幕墙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它具有轻巧、晶莹的透射和反射性质,可以营造出明亮的室内光环境并达到建筑内外空间交融的效果,因而成为各类建筑外观立面设计的新潮流。

  虽然人们逐渐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玻璃幕墙也有一些负面影响,如光污染和温室效应等,但作为现代建筑的象征,它还是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交通银行最早使用玻璃幕墙

  据市建委陈传东处长介绍,几个最早采用这项新装饰工程的包括花园街交通银行大厦、三孝口农金大厦等。另外、骆岗机场候机楼、大钟楼营业厅也较早使用了玻璃幕墙。其中最具代表意义的是交通银行大厦。

  这座位于花园街边上的巨型建筑,高达103米,始建于1996年,主体框架由城改办代建,从留存的施工图纸上看,标明了该大厦北立面采用玻璃作幕墙,应该是当时国内比较前卫的装修设计了。图纸标明的设计单位是华东建筑设计院。

  交通银行位于繁华的市中心,住在附近的市民特别是女士们,很多年来,每天上下班经过大厦,都会不由自主地对着墙面深蓝的玻璃照一下——这种玻璃从外面看,就是一面镜子,而坐在里面的人,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呢?

  交通银行安徽省分行行政部张晓词处长回忆说,大厦1997年建成投入使用,之所有大面积采用玻璃外墙,很重要的一个设计因素是选用了特有的“交行蓝”,也算是本行对外形象的一个标志性展示。

  大厦一建成,便成为市中心的一座地标式建筑。大楼高耸入云,北立面整幅玻璃幕墙,明亮的蓝色玻璃投映着天空和云朵,以及对面的楼宇、远处浓郁的绿化,光影流动,变幻莫测,较之以往建筑,别有现代气息。

  张晓词说,当年的玻璃幕墙说来也有不足,因玻璃外层镀膜,使大厦北面房间内光线偏暗。

  玻璃幕墙也有保质期

  按照国家有关标准,玻璃幕墙设计年限一般是25-30年,但其中结构胶及密封胶的质保期只有10-15年,过了这个年限就要进行检修,看看有没有安全隐患,能否继续使用。基于这种考虑,交通银行有关部门于2006年开始对幕墙进行检查,结果发现,虽然大厦幕墙看起来大体保持较好,但细细查看并经市有关单位复查、鉴定,还是发现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和缺陷。

  2012年8月,合肥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在交通银行召开了“大型既有公共建筑外围结构节能改造技术方案论证会”,开始对大厦外墙进行节能改造试点。特别是北立面玻璃幕墙,更换为隔热性能良好的幕墙装饰面岩棉板、中空隔热玻璃,其他立面也采用高密度岩棉板、隔热铝型材铝合金窗,以实现外墙保温改造、节能减排。

  今年年初,装饰节能改造顺利完成,换了新装的交通银行外形看起来更加新颖、亮丽,它也成为我市第一幢既有建筑实施节能改造的典范。

  □周伶俐 文/摄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