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最后一公里"成盲区 不少小区不按规定清洗消毒
□本报记者 梁开文 段婷婷
■相关新闻
每天早晨,我们习惯拧开水龙头,接上一杯刷牙水。别小看这杯水,除了使用自备井的小区外,每一杯水都要经过千里迢迢的“长征”才能到居民家里,二次供水设施是不少小区供水管网的最后一关。
为弄清省城二次供水设施的现状,记者走访了多个小区,并采访了相关负责部门。记者了解到,因为管理较乱,再加上利益原因,二次供水设施可能会对饮用水安全产生影响。
居民说从未见物业清洗二次供水设施
王先生住在历山北路一个小区,他对记者说,家里自来水管里的水口感不对,他怀疑水被污染了。王先生表示,从来没见物业清洗过二次供水设施,就此事咨询物业时,物业支支吾吾答不上来。
“二次供水设施分为屋顶水箱和地下水池,一些老旧小区无人管理,新建小区没有及时备案,容易引起污染。”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介绍,2011年,雅居园小区很多居民上吐下泻,问题就出在小区二次供水的蓄水池和加压设备里的水上,因为水中细菌总数和大肠杆菌数超标,导致居民出现上述症状。
记者走访发现,一些老旧小区竟然把厕所建在蓄水池上,因此对二次供水设施进行消毒清洗更有必要。2012年,《济南市城市供水条例》规定,二次供水单位应当至少每六个月对储水设施进行清洗消毒。
要求半年消毒一次 有些小区不执行
记者探访时,德兴西街附近小区的物业工作人员说,物业规定对二次供水设施半年清洗一次,但是因为物业工作杂乱,再加上“一般水质不会出现问题,经常出现超期清理的情况,居民家里一般都有净水器,基本可以保证水质。”而洪家楼西路上一个开放式小区的楼长对记者说,“小区都是租房子的,清洗消毒的钱都收不齐。”
据济南市节水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济南共有19家具有资质的消毒清洗公司。按照登记的电话,记者拨通了市中区一家公司负责人王先生的电话,结果发现王先生已经转行了,因为“行业太乱,收费没有统一标准。”
水务集团试点管理13处 统一回收有难度
济南水务集团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虽然二次供水设施管理权多属于物业和开发商,“但是家里的水质出现问题,居民都怪供水部门,所以进行统一管理是发展方向。”
据了解,为保证居民饮水安全,也方便管理,2011年,济南水务集团试点管理13处二次供水设施,但是因为电费等问题,管理上一直不顺利。“缺少相关政策,再加上管理权很难理清,所以统一回收不好执行。”该负责人说。
记者从济南水务集团获悉,该集团已经成立二次供水设施管理办公室,资金也已经到位,做好了接收二次供水设施的准备。然而,济南二次供水设施改造、移交政策却迟迟没有出台,因此回收变得无据可依。
济南市节水办负责人说,在没有具体政策的情况下,节水办会加大备案督察力度。另外,市民如果发现水质有问题,可以拨打举报电话进行投诉。举报电话为:82901190。
“跑冒滴漏”也影响水质安全
除了二次供水设施遭污染,影响供水“最后一公里”的还有小区管道问题。据济南水务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如果物业不及时修理小区内的破损管道,也容易影响水质。
该负责人表示,省城东部的黄金时代小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因为跑冒滴漏产生的50多万元水费导致纠纷,此外产生的水质安全也让市民揪心。“既然水管里的水能漏出来,外部环境就能影响到水质,这也是隐患之一。”济南水务集团营业部的一位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