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行业也要减肥 减薄瓷砖将走红市场
装修时,家家户户都会用到瓷砖产品,但瓷砖从原材料采集到生产对环境造成污染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尤其是在如今异常严峻的生态、气候问题的威胁下,人们的环保意识也逐步增强,对节能减排的呼吁也日益加大,作为耗能大户的陶瓷卫浴业首当其冲受到影响。
近日,在“2013年陶瓷行业发展论坛”上,业内人士认为,节能减排不仅是陶瓷卫浴业必过的一道坎,更可能成为陶瓷卫浴企业生死存亡的“死穴”。未来,陶瓷卫浴行业将刮起低碳节能风,薄砖也会逐渐成为新的产品趋势。
行业不景气 转型势在必行
据统计,近几年中国陶瓷卫浴设施的需求量将达到3400万件,一跃成为全球最大的陶瓷卫浴产品消费市场,其中出口到欧洲、美国、日本、韩国、中东等地的产品每年的增长率为50%。从这个趋势分析,中国陶瓷卫浴市场颇为乐观,拥有大量刚性需求,可谓市场很好。
但因为房市调控、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工成本攀升、水旱灾害不断等综合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国内陶瓷行业走势低迷,2012年山东淄博产区、四川夹江和云南产区还相继出现大面积停产现象。于是,有业内人士惊呼陶瓷卫浴行业“产能过剩”、“市场饱和”,甚至有人说:“陶瓷行业已经进入雪崩时代。”
国务院发展中心市场研究所所长任兴洲表示,去年陶瓷行业只增长2%,增速之少令人吃惊,可以看出整个经济下行是非常明显的,也能看出,陶瓷行业和国家整体宏观经济形势密切相关。在这种情况下,调整产业机构,加快行业经济结构转型也是陶瓷行业必须面对的课题。加快节能减排,探索线上线下营销新模式。
“去年陶瓷砖出口额增长24%,也是这么多年都没有过的。”中国建筑卫生陶瓷副会长秘书长缪斌表示,去年欧盟提高关税40%,虽然国内陶瓷出口量下降了20%以上,但价格却翻了一倍。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原材料成本的提高,低端产品已经没有优势了,低端产品的出口也越来越难。而高端产品出口不了,就只能走中端出口,这也促使中国的企业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
薄砖引领行业发展新潮流
2011年底,工信部发布《建材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及5个子规划,要求建筑卫生陶瓷工业积极推进薄型化和减量化工艺及制品。这一政策对于正在大胆尝试生产薄板、薄砖的陶瓷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利好消息。
按照规划,陶瓷行业将逐步推进将瓷砖厚度减薄10%的计划。“减薄瓷砖厚度不仅能降低生产时的能耗,还能降低企业成本,从而降低产品售价。”中国建材流通协会副会长秦占学表示。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的传统瓷砖一般厚度为10-12毫米,而薄砖的厚度约为传统瓷砖的1/3-1/2,仅为3-6毫米,但薄砖价格比普通瓷砖贵一倍左右,目前多数消费者还是选择普通瓷砖。
据测算,陶瓷砖减薄一年将节省煤炭至少500万-600万吨,节省原料2000万吨,一年下来就能产生百亿的经济社会效益。因此减薄也成为目前行业节能减排首推的办法之一。对此,行业协会将从标准上进行修订,并于2015年实现全行业减薄。将来市场上将不允许销售厚砖,这预示着早占领薄砖市场的企业,将在未来的市场中占据优势。
势与市 两极分化
据统计,国内现有15家左右的企业在进行薄砖的实验及生产,包括诺贝尔、亚细亚、东鹏、马可波罗、欧神诺、金意陶、宏宇、新中源、汇亚、楼兰等领先品牌,也标志着瓷砖减薄尽管尚未有明确标准出台,但已势不可挡。在政府、协会及相关宏观政策层面,瓷砖减薄更是势在必行。
然而,无论是已拥有减薄技术及产品甚至是薄板制造技术的企业,还是尚未计划减薄的企业,似乎都一致不看好薄砖市场前景,认为没有标准的限制,很难令大部分企业开始减薄之路。而且,目前市场对薄砖的反映亦较冷淡。
国内消费者对陶瓷砖产品的认识尚停留在“砖厚产品质量就好”的阶段,惧怕购买偷工减料的产品给装修带来不良后果,影响居住环境与品质。而且薄砖的价格也不“亲民”。常规薄砖的最低出厂价位为85~95元/平方,最高可达上千元,经过艺术加工的装饰类产品价格则更高,超出了一般消费者的消费心理预期,产品越薄应该越便宜,为何还越来越贵?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瓷砖是否低碳、生产过程是否节能与产品使用关联度不大,行业内普遍认为的优势无法成为吸引消费者的亮点。大部分网友在讨论是否会购买减薄产品时,都表达了相同的意思,老百姓花钱希望买货真价实的产品,而不会在乎其生产过程是否节能,企业是否为此投入了更多成本,没有人愿意花高价去买一件不能给自己带来更多实惠的产品,尤其在普通老百姓看来并没有太多科技含量的陶瓷产品。
在减薄标准尚未出台的情况下,冷清的市场反馈令企业在是否上马减薄项目的决定上裹足不前;令已经开始生产薄砖的企业诸多顾忌。然而,尽管薄砖在市场接受度方面有待提高,但企业自身还是应当首先具备减薄的技术,进而再从市场规律方面寻求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