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提升绿色建筑质量 绿色建筑将规模化发展
“全面巩固提高绿色建筑质量是我国建筑节能的重中之重。” 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在第九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表示。
近年来,在中国大中小城市建筑行业如雨后春笋般迅猛发展,但是据调查显示,中国建筑能耗的总量也在逐年上升。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中,在建筑行业进行全面的建筑节能势在必行。
绿色建筑将规模化发展
2013年1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绿色建筑行动方案》。未来将从国家层面推行绿色建筑,对减少能源消耗,推动节能型、绿色型和低碳型建筑的发展意义重大。
绿色建筑将规模化发展。十二五”期间,我国要完成新建绿色建筑10亿平方米;到2015年末,20%的城镇新建建筑要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
据悉,学校、医院、博物馆、保障房及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机场、车站、酒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公共建筑,自2014年起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从仇保兴副部长的报告上看,近几年是我国绿色建筑进程的步伐不断加快,2012年项目数和面积均相当于前四年的总和。绿色建筑标识大多是设计标识,运营标识相对较少。目前我国在建筑节能方面走在前端的是江苏、广东和上海。不仅从中央到地方重视,房地产开发商也在积极参与绿色建筑的开发,万达开发绿色建筑63个、万科54个、绿地30个位列房企前三甲。
全面提升绿色建筑质量
虽然绿色建筑有了初步的发展,政策也在不断的晚上,各种绿色技术普及,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首先是高成本绿色建筑实施不理想。目前在居住建筑中,雨水回用、太阳能热水系统、外遮阳技术等方面并没有全力发挥效应。但是绿色照明和智能化系统在建筑节能中利用的最高。
其次,绿色物业脱节,维护技术成本高的项目容易在后期运营使用时被荒废。如70%雨水收集系统未投入运行。
最后,约20%常用绿色建筑技术有缺陷未运行。如太阳能系统的供热与采暖,暂时不能够满足住户的热水及供暖需求,仍需其他能源辅助。
仇保兴副部长表示,一般项目5-10年内均能收回绿色技术带来的成本增量,经济效益明显。绿色建筑是一项收益在未来的事业,国家也会出相关的政策和细则调动房地产企业开发绿色建筑的积极性。
为了把住绿色建筑质量关,将会从五个方面加强。加强评价标识机构、专家、测评机构监管;加强绿色建筑设计、建设、运行等全过程监管;加强舆论、同行、社会监督;完善绿色建筑补贴处罚机制;培育绿色物业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