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机构改革再上议程 专家:要向地方政府放权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林凌)中国执政党——中国共产党28日公布了一份中央领导机构全体会议公报,公报说,中共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了《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并建议国务院将这个方案提交即将于3月5日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这份公报表示,要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实现服务。有关专家在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认为,这次改革的重点将是转变政府职能、理顺机构的内部关系和运转机制,使权力得到规范,回归公共服务的政府价值。

  中共十八届二中全会公报说,要以职能转变为核心,继续简政放权、推进机构改革、完善制度机制、提高行政效能,稳步推进大部门制改革。这将是自1982年以来,中国政府进行的第七次机构改革。

  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竹立家认为,这次即将推开的大部制改革是在2008年改革基础上的微调,重点在于政府职能转变,发挥大部制在保障改善民生、加强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部门建设上的优势,减少因政府职责、职能的增多导致出现的权力交叉重叠或真空的现象。

  “2008年那次改革主要是从转变政府职能的角度出发。这次改革取得了很大成绩,基本建立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政府机构体制。但是也遗留了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比如机构之间相互协调、磨合、适应的问题,机构内部司局的关系也需要磨合,需要改进。还有一些机构改革不到位的地方。那么这次改革就是要逐步消灭这方面的问题,真正建立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真正建立一个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型政府。”

  从中共十八届二中全会公报可以看到,全会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对政府职能做了不少“减法”——对微观事务的管理要减少,对投资和生产经营活动事项的审批要减少,对资质资格的许可和认定要减少,部门职责交叉要减少;同时也要做好“加法”——要加强宏观管理,加强基础性制度建设,加强依法行政。在竹立家看来,做好这样的加减法的目的就在于理清政府的权力界限,明确政府部门之间的权限,政府的归政府,市场的归市场,社会的归社会。

  “中央政府管的事要向地方政府放权。要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现在我们的社会组织对于政府的放权、权力转移,承接能力不足,这是个大问题。我们要进入现代化社会,中国要发展,我们要提高社会发展质量,提高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就要往这个方向走,要权力转移、权力下放,做好权力清单,明确政府职能。”

  每一次的国务院机构改革,难免都会有部门的整合。2008年的改革中涉及调整变动的机构共15个,新组建了工业和信息化部、交通运输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环境保护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这次的改革中,食品安全领域是否能整合成一个正部级监管机构就是热议的话题。另外,铁道部是否会整合进交通运输部也因近年来春运一票难求、铁路政企分开进展缓慢等原因而备受期待。竹立家认为,重点不在于机构的多寡,而在于职能能否明晰,对职能的履行是否有有效的监督,防止权力的腐败。

  “这次大部制改革要形成一个明确的政策制定部门、政府执行部门和政策监管部门(的划分)。现在好多部门既制定政策,又执行政策,又是政策(执行)的监督者。出了事以后相互扯皮、推诿,责任不清,所以这次大部制改革要理清政府机构的第一层次就是政策制定和监督部门,第二层次就是办事机构、直属机构,(这些机构)专业化程度很高,对社会提供服务,进行具体管理。”

  这位专家认为,现代社会需要专业化的政府机构,关键是每个机构都要真正负起责任来。只有权责一致,出了问题后才知道“板子该打在谁身上”。所以这次改革应更强调软件建设而不是简单的机构合并。

苏州置业QQ群:90888857

关键词:市场动态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