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院院士为北京设计保障房
郭公庄车辆段一期公租房项目效果图
一栋栋高低起伏的楼组成“回”字形格局,小区中处处见绿,楼下就有便民食堂、菜站,想买个日常生活用品,在小区底商中就能解决——这是郭公庄车辆段一期公租房项目。虽然这只是近期北京保障房项目之一,但其设计师却赫赫有名——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工程设计大师崔愷。本报记者昨日从市规划委、市保障房建设投资中心获悉,由大师崔愷设计的郭公庄车辆段一期公共租赁住房方案已经初步通过审批,近期就将开工。
项目设计师,就是设计环节的“项目经理”,相对于大型经典建筑而言,公租房应该算不起眼的小项目,怎么请得动大师来操刀呢?
话要扯得远一点儿
保障房选址怎么能更近?设计怎么能更好?小区环境还可以怎么改善?总之,怎么让保障房更宜居,让市规划委颇费心思。2010年起,市规划委陆续出台文件,对保障房设计师的基本资质、团队的过往经验都进行了严格规定,没设计过住宅的“生手”绝不许拿保障房“练手”,而要想评职称、核验资质,保障房设计也是重要指标之一。
这几个文件发布后,北京市保障房的设计准入门槛陡然提升,设计质量也水涨船高:缺少创意的“排排楼”不见了,小区里的绿化景观也讲究起来,保障房社区与公交枢纽的距离拉近了些,甚至距离地铁站也算计到步行的时间需要多久……
在2012年年初一次市政府会议上,市规划委主任恰好与市保障房建设投资中心负责人坐在一起。“我们正好要做几个项目,您帮着请几位好设计师给看看?”会议间隙,保障房建设投资中心负责人跟规划委主任低声说起自己的想法。
这个话题立即引发规划委主任黄艳的共鸣,因为保障房单个项目的规模虽然都不够大,但事关民生,很多国家级大师都关心过,何不拿市保障房建设投资中心新收购的几个项目作由头,请“国”字头设计大师操刀,给保障房项目当个“项目经理”?
很快,邀请函从市规划委飞出,落在了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建筑师、国家工程设计大师崔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中国著名建筑师、建筑教育家张永和等知名建筑师的设计台上。
大师们的信息回馈出乎意料地快,崔愷、张永和欣然允诺。
2012年7月间,市保障房建设投资中心一间朴素的办公室里,两位大师侃侃而谈,他们对保障房设计有着相同的认知,让居住者能方便购物,能就近乘公交车,让他们也居住在处处有绿色的社区中,享受到最方便、最有人性化的住宅环境。
在尚是白纸的郭公庄一期、保障房地块上,崔愷在南北出入口之间,画出了一条S形的中心绿化生活轴,再沿东西向做出一条绿化商业轴,连接起西侧的公共绿地和东侧的沿街绿地,形成十字形的社区规划接口。商业轴两侧是商街商铺,轴线以北是6个居住街坊,中部形成的S形中心景观,南北相通。
当丰台规划分局相关负责人拿到这一版方案时,按捺不住激动:“太美了,这几乎是我看过的最美的保障房住宅区。”
但崔愷还不满足,在随后小半年时间里,他和设计团队一直在完善设计:要有从社区直通到室内的无障碍设施,要有更人性化的地下车库,要设计食堂、洗衣房,让小区的配套服务“丰满”起来……
市规划委相关负责人说,郭公庄一期公租房项目还只是试点,大师们还将继续参与北京的保障房设计。“请大师来做公租房”,会成为北京规划中一个固定的环节,让普通百姓也住得上兼具人性化、便捷、舒适的大师设计的保障房。
【项目亮点】
3000户分住6个“四合院”
从社区到家门一路没台阶小区增公建配食堂洗衣房
经过至少3轮改动,目前小区已经确定建设18栋住宅楼,这些住宅楼顺着S形的绿化带分别围成6个院落。在“立体四合院”的空间里,每两三栋楼中间就有一块绿地庭院,邻里可以共享这个绿化小园子,下棋、打牌、乘凉,都能在这个小园子里进行。
3000套房屋中,有将近80%是40平方米以下的小户型。设计师在这小户型里可费了心。“因为户型面积较小,我们室内设计的重点是提高住宅使用效率。现在标准层平面公摊已经控制在25%以下,能够提高不少有效使用面积。”团队一名设计师说。
这意味着,40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单居,使用面积能“增加”2平方米,这可是增加了5%的面积。
从社区到家门一路没台阶
坡道一路畅通,推轮椅毫不费力。在郭公庄一期公租房小区中,设计师将无障碍设施从入口一路铺到了居民家里。
在无障碍设计方案中,除了部分景观,小区整个范围内都不设台阶。人行道、公共绿地和所有公共服务设施中,无障碍设施全覆盖。住宅入口、入口平台、候梯厅、电梯轿厢、公共走道的宽度、平整度,也都按无障碍要求设计,其中一些户型,还可以直接改造成轮椅畅行的无障碍住房。
虽然小区中人车分流,所有机动车都要入地库,但地面上独独给残疾人车辆留出了停车位。
小区增公建配食堂洗衣房
与其他商品房小区相比,设计师在保障房小区设计中体现出更多的人文关怀。小区中配建了洗衣房、食堂,连卫生服务站、文体活动站、社区服务中心、居委会、物业等相关用房,都“变宽变胖”。卫生服务站的面积甚至超出基础面积近3倍。
设计师还将地下车库设计成“环”,在地下联通每一栋住宅,保证居住者回家方便。
周边啥都有上学就业不愁
郭公庄这个地块能拿出来建设公租房,政府也舍弃了相当大的利益——周边地块上的住宅售价已经到了4万元每平方米,这个紧邻着四环和科技园区的地块,周边啥也不缺。
目前,小区西侧已经规划了一座九年一贯制的学校和一所幼儿园,整个地块的西南角是大片绿地。小区西侧为郭公庄路,北侧是郭公庄一号路,南侧是六圈南路,小学、幼儿园西侧的公路为四合庄二号路。从小区大门出发,步行三五分钟,就能走到南四环附近的公交场站。
【对话大师】
截至记者发稿时,设计大师崔愷还在对郭公庄公租房的户型和外立面的细节进行修改完善,而他所要达到的目的,是让保障房——
“每一平方厘米都有价值”
本报记者:恭喜您近期获得北京乐谷地标建筑方案一等奖。此前您多设计文化类建筑,其次才是商业住宅,请问这次您为何对保障房感兴趣了?
崔愷:这确实是我第一次做保障房项目,但我也一直关注社会住宅这方面的事儿。在上一轮改革中,福利分房制度完全改成了商品房,现在又重新开始探索政府承担的住房保障体系,这是个好事儿。因为即使在发达国家,政府在保障性住房上的投入,也是促进社会和谐、保证公众利益的重要内容。
现在政府要抓公租房,是个新机会。由政府推动、统一开发,通过设计单位、研究单位参与,实现保障房的标准化、精细化和科学化,是小户型公租房能做好很重要的方式和策略。
本报记者:请问您刚接手时,想怎么设计这个社区?
崔愷:我们用了一些和商品房不同的设计思路。针对这些40平方米左右、最大不到60平方米的房屋,套内要做得非常紧凑、实用。甚至屋内一些部品、设备都要精细化,让每一平方米、甚至每一平方厘米都有价值,这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和商品房不太一样的是,由于公租房户内空间比较小,老百姓户内活动受到局限,需要在公共空间解决。我们在社区中安排了日间老人活动中心、少年之家,方便老人和青少年的活动。另外,在公租房社区中,应该更重视社区共享空间的创造,商品房社区中这种空间往往由于公摊的问题,难以安排,但在高密度小户型的公租房社区中,这样的空间恰恰是社区必要的补充。
本报记者:在设计这个公租房小区的过程中,您和您的团队有哪些理想,或者既定目标已经实现了?
崔愷:之前的若干年里,城市中出现了超大空间社区,城市被社区不断分解。我们希望保障房小区应该改变“大居住区”的概念,更融入城市生活。居住区内的道路、空间和城市相融,而不是封闭的。如何让城市空间更加完整,如何让城市更加融入到一起,是我们一直思考的,也希望还能继续尝试。可能从小区的后续管理上,还有可能进行封闭区域管理,但城市是要为长远的公共利益考虑,我们的设计已经考虑到城市的未来。
本报记者:在做完这个项目以后,您还想继续设计保障房吗?或者说,在不同类别的保障房中,您对哪种类型的小区更感兴趣?
崔愷:无论是专业角度、还是城市公益事业角度,我对保障房设计都有兴趣。几年前通行的办法是在城市边缘地区集合大量土地,建设成片的商品房和保障房。这在一段时期内,会迅速解决很多人的居住问题。但住在保障房、尤其是公租房的人,他特别希望能够就近就业,就近融入城市生活,离城市太远并不合理。
我想做的项目,是政府采用开发公寓的模式,在城市中一些零散地段、甚至很困难的地块上,进行小规模、个体的开发。政府可以利用一些原来社区、城市零散的土地,把做商品房不太合适的土地,用做公租房。我愿意参与这些有挑战性的项目,再尽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