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两节能公司首批进入国家节能量交易市场
2012年2月1日,由北京环境交易所、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能源资源综合利用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节能项目节能量指标交易发布会”在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交易大厅召开。
本次发布会发布了一批(共三个)节能量指标交易项目,其中深圳市万成节能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龙富华节能技术有限公司、博尚信科技有限公司开发或参与的节能项目,成为国内首批能够依据自愿节能量交易方法学进行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开发的节能服务机构。
节能量交易模式为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带来新的价值发现,为节能服务公司带来核心的竞争力。
首先,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虽然表面上我投钱,你节能,对于客户和节能服务公司是双赢机制。但事实上合同能源管理在推行中非常艰难,客户认可度、接受度有一定困难。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合同能源管理在项目上,是通过节约的能源费用来获得回报,而这部分能源费用本来是属于客户的。在企业能源浪费上确实用能单位带来了成本降低的收益,但是在交易心理上缺乏增值感,而造成对节能服务公司的商务心理谈判上的对立。
而通过项目的节能量交易机制,给节能公司和用能单位都带来了共同的市场化的效益,让节能公司和用能单位成为一个共同体。
其次,合同能源管理机制,节能服务公司需要负责全部的运营和维护管理,这造成在项目执行上,人员配置非常困难。而客户的机电管理部门、节能管理部门变成了闲置,其实用能单位这些部门配置不管从专业素质上、项目经验上、日常管理上都优于我们,节能公司可能花100元要完成的事情,他们可能10元的成本就完成了。
通过项目的节能量交易,让客户的机电管理部门、节能管理部门承载起节能量核查的工作,并且建立了新的核查机制。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往往5年以上的管理期,这对客户的机电管理部门、节能管理部门是一个非常好的价值发现。而节能项目上也可以通过用能单位的核查监督,及时获得节能监测数据。节能项目大多数对节能量的争议,不是来源于节能量的多少的认可,而是因为缺乏记录和核查,造成节能量无法认可。
因此完成国内首批的节能量,使得深圳万城节能股份、深圳龙富华、北京博尚信成为在国内首批掌握节能量交易流程应用能力的公司,使得他们运作的项目,能够为客户带来节能量交易收益、为客户的用能管理部门、机电管理部门带来职能的转变和岗位的津贴。实现客户价值与利益的最大化。
据悉,深圳万城节能股份专业商业空间、大型商业工业的建筑综合节能改造,深圳龙富华专注城市道路照明产品和方案的提供,北京博尚信专注于电信、移动等运营商空调的节能。该次发布会上,他们均获得用能单位的高度认可。
本批交易涉及的节能项目其节能量,所有的监测和核证方法学均依据碳战军团投资技术公司开发的《CN-TZ-02-1节能项目机制节能量基准线方法学与监测方法学》。
节能量交易的主体和客体都非常丰富,可以涵盖节能产品制造商、销售商,更可以包括各类节能服务公司、各领域的用能单位。其交易机制丰富,可以通过产品或项目的基准线和节能量识别与定义,使产品和项目的“能耗指标和节能量指标”成为众多商业因素和公益因素的“一般等价物”,为工业、商业、城市公共管理、民等诸多领域的节能项目和节能产品重新定位价值与价格。
交易的驱动因素多、交易主体客体丰富,节能量交易能够迅速形成规模性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