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50元菜金能买啥?
快过年了,菜价越来越贵,不少年轻人也很纠结,一个月到底该给父母多少生活费才够?日前,晨报在市民王阿姨的5口之家做了个试验,以每天50元菜金的标准,来衡量能否吃得又好又饱,但结果是巧妇也很为难,一周5天,王阿姨基本不敢做以往的炖牛羊肉、老母鸡汤等“大菜”了。
50元能买的菜越来越少
要是搁在两三年前,50块钱一天的菜金,绝对算是小康之家的标准了。但是如今50块钱能买到什么?记者逛了逛菜场,牛羊肉的价格居高不下,50块钱只能勉强买一斤多;剥好的毛豆米20元一斤,50元只能买两斤半;17元一斤的五花肉,买不到3斤;四季豆是蔬菜,但也不便宜,6块钱一斤,比鸡蛋还要贵,50块钱只能买8斤多,当然,50块钱还买不到一只正宗的老母鸡。“50块钱三口之家吃起来都有点悬,五口铁定不够”,记者采访了南京多个5口之家的“掌厨”人,对方都表示,50块钱肯定够呛,“毕竟人多,吃得好一点,估计就不够了。”
50元一天“巧妇”感到有点难
为了验证每天50元,到底能吃到什么样的标准?记者找了一个5口之家,王阿姨家,有20多年烹饪经验的王阿姨答应帮记者做实验。王阿姨说,自己和老伴退休了,儿子媳妇一月薪水加在一起8000元上下,自己和老伴也有退休工资,就想让家人吃的营养丰富。中午儿子媳妇一般都在单位解决午饭,孙女也在学校食堂吃饭。老两口中午就随便糊糊,最重要的就是晚饭,平时至少四菜一汤,“但要每天50块以内,肯定做不到这个标准了。”
在晨报记者要求下,尽量做到“三菜一汤”,而且荤素搭配的基础上,王阿姨只好“全力以赴”,研究到底50元怎样才能让家里人既吃好又吃饱,在实验的5天中,除了最后一天王女士实在“没辙”之外,其余的四天都做出了三菜一汤。当然,这50元不含油、盐、酱、醋这些调料的钱。
实验总结
老母鸡换仔鸡
菜的内容缩水了
在实验中,王女士很多菜式虽然看起来很丰富,但其实内容“缩水”了很多,例如第一天的河虾炒香干,小河虾也就三两多,炒起来自然只有星星点点做个“陪衬”罢了。本来南京有“一九一只鸡”的传统,她说第三天的仔鸡本该买老母鸡,但一只老母鸡要80多块,只能换成了仔鸡。第五天想换换胃口,以前家里为省事,炒的猪肚都是买的人家现成卤好的,但她为了省钱,去肉摊买了一个猪肚自己卤,“省了一半”,但还是只能炒一小盘。
王阿姨说,因为每天做出的菜分量不多,所以这几天自己和老伴对荤菜都先就着儿子媳妇孙女动筷子,儿子最喜欢吃牛羊肉,平时一周做一次,但这次只能最后一天做一小碗而已,以前常常买的烤鸭、夫妻肺片、鸽子汤等这周也完全没敢买。
孙女不太高兴每天早晨除了汤饭外,早点要么没有,要么只有一个馒头或半根油条,鸡蛋也不敢加。到后来王女士怕孙女营养不够,大家都盼望早点结束这个试验。孙女和媳妇熬这么多天,都打算着,实验一完就立马下馆子好好“饕餮”下,解解馋。
同样的菜品
今年比去年要多花2成
王阿姨对记者说,因为要过年了,这时候菜价的确很不便宜。“这几个月比秋天的时候贵不少”,现在50块钱买的菜,要几个月前可能40块就够了。“牛羊肉涨得最明显,今年贵得吓人,好的要30多一斤,三个月前也就二十六七块一斤,去年24元左右也能买到了,豇豆6块一斤,黄瓜4块一斤,都贵了很多”。
记者从商务部门去年1月监测数据和今年对比发现,很多品种的价格涨幅都不小。例如青菜,去年1月4日价格基本在每斤八毛至一块钱,今年大多在一块八到两块钱,涨了一倍还多;茄子去年价格在2.5-3元,今年大多在3.5-4元,鸡蛋去年同月大约是4.5元,今年是5.2元上下,猪肉普遍上扬2元左右,牛羊肉的涨幅更是达到或超过2成。
相关链接
白领月给父母1500元菜金:
“汗啊,原来给得太少了!”
现在你每月给父母多少伙食费?对于很多白领来说,1500元是一个并不算低的标准。自己几乎从不进菜场的市民朱先生也是五口之家,父母一直帮忙做饭做菜,此前他一直给父母每月1500元伙食费,“汗啊,原来我给得太少了?!我一直觉得,肯定够了,爸妈也从没在我们面前抱怨钱不够用,仔细一算,父母默默给我们贴了这么多钱啊?要是按每月2000多元算,一年就贴了大几千?”朱先生表示,要趁着这个过年,赶紧给父母包个红包弥补一下,同时平时也要多关注下菜价,不能让老爸老妈拿自己的养老钱贴补啊!
而在一文化单位工作的陈小姐的父母,也是近来刚到南京帮她带孩子的。“我一个月给父母2500块钱”,对于这个标准,陈小姐表示,在父母来之前,她就自己进菜场买菜做饭,“我和老公两个人过日子的时候,一月就要2000来块菜钱,还不加柴米油盐。现在老爸老妈帮忙带孩子,总不能让老人贴老本吃亏吧?应该多给点”。记者 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