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公务员建集资房”提案不立为好

  “公务员的工资偏低,想通过购买商品房改善居住条件几乎不可能”,“建议政府通过建集资房等多渠道解决省直公务员住房问题”……这是前天广东两民主党派提案中的内容。据悉,当晚两份提案都已从省政协官网上撤下。

  为公务员建集资房的提案披露后引来舆论热议,是可以预见的。人们议论的焦点无非是:比公务员收入低的人多的是,凭什么只给公务员建集资房?可能意识到提案的争议之大,省政协官网撤下了提案,而撤下的理由也正是“该提案在可行性和必要性方面还有待进一步了解。

  不过省政协大会秘书处回应说,撤下提案不等于不立案和不办理,在统一收集后将由提案审查委员会进行审查,再决定是否予以立案。换句话说,这个提案还存在立案的可能性。当然退一步说,即使立案了也不一定就能被采纳。但个人以为,无论从精简提案、提高效率来说,还是出于社会公平考虑,为公务员建集资房的提案还是不要立案为好。

  首先,这个提案本身并不十分严谨。如提案所指出,目前广州市中心城区住房均价已达到2万多元,普通科级公务员月收入仅5000元左右,在自己工作的城市拥有一个温暖的小窝,对很多年轻公务员来说是个颇为奢侈的梦想。广州科级公务员收入到底多少?5000元恐怕也只是一个粗糙的数字,以一个不严谨的数据来论证建集资房的必要性,最起码有失提案的科学性。

  其次,年轻公务员没必要刚工作就买房。前几天,光大银行的一个调查显示,北京首套房贷者的平均年龄只有27岁,为全球最低,而这一年龄在美国为30岁以上,在英国为37岁,在德国和日本为42岁。我们也经常听到不同的专家说中国年轻人过早买房是不正常的消费观念,何以有委员们这么急于替年轻公务员操心住房问题呢?

  最重要的是,公务员待遇虽然不如部分大企业,但相较于占大多数的中低收入群体来说,其收入稳定,福利保障优厚,否则社会上也不会出现“死也要死在编制里”的誓言。又何况,不少政府部门还提供住房补贴。因而,作为公务员群体,没理由一定要在住房上享有特权。倘若按房价和收入比这个逻辑,那比公务员群体收入更低的穷人是否更有资格享受特殊住房呢?谁为他们建集资房?

  公务员有公务员的住房压力,这可以理解。但政协委员提议给公务员建集资房,显然说不过去。利用公权力提供土地为公务员集资建房,本身就违背社会公平。而且参政议政、民主监督是委员们的主要职责,公众希望委员们利用手中宝贵的资源,多替民生考虑,多监督公权使用。可现在部分委员却不是给有需要的人“雪中送炭”,而是给公务员“送温暖”,这是否也是权力自肥的体现呢?这个提案还是别提为好。

关键词:人物观点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