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绿地拓展上市融资渠道 或掀新一轮扩张

  继绿地集团董事长张玉良17日首次公开上市计划,并公布绿地将于2013年分拆酒店集团和海外业务,通过借壳在香港上市路线图之后,18日晚,万科公告称,拟申请将已发行的B股转换上市地,以介绍方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2013新年伊始,拓展融资通道已经成为国内一线房企的“集体选择”。

  在刚刚过去的半个月时间里,恒大地产、富力地产、越秀地产、雅居乐、碧桂园、世茂房地产等多家开发巨头相继宣布了海外融资计划。在此之前,旭辉集团、江苏新城、金轮天地等亦完成了在香港资本市场的登陆。

  从几家公司公告的融资计划来看,大部分资金都将被用于新增土地储备。在业界人士看来,海外融资风起云涌的背后,实际上折射出大型房企或引领国内楼市新一轮扩张潮。

  大型房企加大海外融资力度

  1月17日,恒大地产宣布向市场配售10亿股,每股配售价4.35港元,共计筹资43.5亿港元(约合5.6亿美元)。恒大之前,已经有多家港股地产商选择发债融资。

  1月16日,富力地产公告表示,全资附属公司彩富控股有限公司作为发行人将发行票据,发行2020年到期的本金额4亿美元、利率8.75%的优先票据。越秀地产宣布公司已于2013年1月16日与经办人订立认购协议,据此越秀地产将发行3.5亿美元2018年到期、利率3.25%的票据及5亿美元2023年到期、利率4.50%的票据。

  另外,2013年1月11日雅居乐发行7亿美元的次级永久资本证券。去年跻身房企20强的港股房企佳兆业也成功融资,1月初公布将发行于2020年到期的5亿美元优先票据。另一家广东巨头碧桂园今年也在举债,发行了7.5亿美元、息率为7.5%、于2023年到期的优先票据。世茂房地产9日发行的7年期8亿美元债券,票面利率6.625%,可谓房地产行业发行利率最低,超额认购达27倍。

  据不完全统计,仅仅上述几家地产商的融资额就已经达到50.6亿美元。

 万科绿地跟进搭建国际化融资平台

  作为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事件,则是国内龙头房企万科搭建海外融资平台的大动作。根据18日万科发布的公告,拟申请将已发行的B股转换上市地,以介绍方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及挂牌交易。

  万科总裁郁亮表示,在万科发展的早期,B股曾经发挥过很大的作用。正是通过发行B股,万科得以顺利度过行业第一次低谷,并在和境外投资者的交流中,学习到了更先进的治理理念和管理经验,时隔20年后,随着万科成长为国内房地产行业龙头,并开始积极推动国际化战略,H股市场相对于B股市场,体现出更大的吸引力。

  万科董事会秘书谭华杰表示,相比B股市场,目前H股无论在资源配置、市场影响力还是成交状况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优势。B转H如果顺利实施,对投资者和公司均可谓意义重大。

  而此前房地产业务年度销售规模新晋1000亿的绿地集团刚刚公布了上市计划,作为国内房地产行业第一梯队中唯一没有上市的大型房企,1月17日,绿地集团董事长、总裁张玉良表示,公司计划2013年完成分拆酒店集团和海外业务,通过借壳在香港上市,目前借壳标的已锁定。同一天,公司宣布房地产销售额突破千亿元,继万科、保利之后成功跻身千亿军团。记者观察

  融资或为新一轮扩张备战

  对此,业界人士表示,境内融资以项目为载体,资金运用的灵活度很低。境外融资以企业为载体,融得资金,可以通过注册资本金或者增资的方式,进入境内既可以用作土地款支付,也可以用于任何项目的开发资金,灵活度极高。从融资成本来看,评级越高的企业,融资成本越低。

  事实上,从近期各大企业融资的公告来看,出现最多的字眼是“新购土地”。以雅居乐公告为例,其称拟利用该笔款项购买新地块、作再融资及一般营运资金用途。

  朗润地产总经理白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大型房企2013年年初再启动融资,主要原因更大的可能性在看多市场,不排除大型企业集体看好后市并为下一步扩张而做资金储备。

关键词:企业新闻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