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悲剧买房故事:卖房逢“跌”买房遇“涨”
从去年年底到今年年初,大量刚需购房者出动。 1月1日-13日,整个上海市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已经达到了43.19万平方米,是2012年同期成交量的3倍多。这些买房人中,临时起意的少,经历长时间看房的多。从最初的看房到最后的拍板,整个操作流程走下来足以让任何原本没有经验的人成为半个专家,而他们曾经历的购房 “礮事”也可以给正在或准备看房的读者带来些许帮助。
囧事1:押大还是押小?
【案例】
这其实是个永恒的买房纠结,对于手头预算有限的购房者来说,相同资金到底选择市区的小户型老房子还是市郊面积较大的新房?
家住崇明的小董单位在闵行,已在单位附近租房两年的他一直都想买房。2011年初,他把目光锁定在位于颛桥的某在售新盘,这个楼盘当时在售有58平方米的一房,单价2万元/平方米左右,对于当时预算只有120万元的小董来说,则恰到好处。
但当时小董认为都已经买在外环外的郊区了,结果还只有一房,以后结婚肯定还要再换房,,再说房价可能会下调,于是就没有下手。
以后小董又先后到嘉定、宝山、松江、浦东等多个地方去看过房,足迹踏遍大半个上海,预算也慢慢增加到了150万元,但还是难以做出决定。“有一段时间我最满意的是浦江镇的一个已经上市的动迁房,那时候单价大概1.2万/平方米,150万元可以买到三房,能一步到位,而且房型也不错。遗憾的是,那里离轨交站有点距离,如果坐公交车到单位,单程也要1个小时以上。”从去年底开始,小董又把目光放回到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市中心区域。奇怪的是,他最终选定的是离单位“远开八只脚”的杨浦,而且根据他的预算,也只能选择五六十平方米的老公房。“主要是因为有个亲戚也住那,互相照应比较方便,离轨交站比较近,8号线转1号线也不算太累。”
【建议】
押大还是押小?应首先根据自身的需求来选择,若工作单位在中心区域则选择小户型老公房比较好,如果靠近较外围区域,则可以选择市郊大户型。
21世纪不动产上海区域分析师罗寅申表示,市郊大户型选择则可根据所在区域的交通便捷度来判定,若日常配套齐全,又不影响工作需求,即可选择大户型,选择大户型的优点在于空间享受增加,家庭成员较多的情况下,应首选大户型。
老公房的利弊也相当明显。缺点是房龄太老,生活品质不高,物业管理常会跟不上,可能三天两头遇到漏水、保修的事情,更重要的是,不少银行对房龄超过 20年的老公房不办理商业贷款,较老的房子,即便你买进时能贷款,再过几年想卖房时,下家也不一定能贷到款,这样会给卖房带来麻烦。
至于优点,市中心老公房大多坐落在配套成熟的地段,商业、医疗、教育资源都很充足。不会像郊区一些新盘一样面临出了小区什么都没有的尴尬。有着十多年投资房产经验的李先生更是直截了当地建议:“买老公房不要怕吵,越是吵的地方说明地段越成熟,以后不管是卖掉还是出租都相对更容易。”
囧事2:谁迁就谁?
【案例】
“张江男”王先生的妻子在闸北区上班,原先一起租房的时候还能选在两人上班大致的“中点”地段,比如浦东东昌路附近,可是现在他们要买房了,“中点” 地段附近的房价每平方米基本都要每平方米三四万元,买不起。张江、唐镇、川沙的房子倒是不少,可是离妻子的单位又太远了,太折腾。
往北面看,在宝山顾村公园边的某新盘倒是对他们很有吸引力,价格适中,房型好还有赠送的面积,背靠公园,环境也不错。妻子上班坐轨交半小时不到。冲动之下,小夫妻俩立即去付了定金。可后面的日子,王先生可就苦了。他上班得7号线转2号线一直坐到张江,亲身试验了一次发现差不多要花一个半小时。想再考虑一下,售楼处方面开始催首付了,咬咬牙,王先生还是打算买下。“没办法,男人嘛,总得稍微迁就一下老婆的。”
【建议】
面对这种礮境,最理想的办法自然是谁都不用迁就谁。罗寅申建议,最好是选择去向单位共有交通的外围区域;比如两人都可以乘同一条轨交到达单位;如果还是希望选在市中心的“中点”而预算又有限的话,可以考虑适当缩小户型面积。若确实因为种种原因导致一方需要迁就对方,可以考虑从购房成本中“挤”出一些用来增加交通工具,比如买车。
囧事3:跳价了还买吗?
【案例】
李先生一家来沪已经多年,自己在闵行漕河泾开发区从事IT行业,妻子则在徐家汇某家外企公司从事人力资源工作,两人每月的收入颇丰。经过几年的打拼,夫妻俩名下的存款积攒了不少。由于目前楼市环境整体较为宽松,夫妻俩决定购置新房,经过几次看房,最后选中了松江九亭板块的贝尚湾。但当李先生下完定金后,房东却突然跳价了,原本235万元的挂牌价格在短短几天内却上涨至240万元。这让李先生气愤不已,当下决定不买了,可在一旁的李太太却嘱咐经纪人慢点回复房东,她游说李先生再次去贝尚湾“摸”行情。原来近期由于受到房价预期发生倾斜以及很多买家急于在春节之前出手等因素,房东跳价较普遍。最终,夫妻俩以238万元签订了合同。
【建议】
在赶“末班车”行情时,不少购房者遇到房东跳价,往往会采取追加购房成本。此外,也有不少买家会加大定金额度。例如,以往200万元的房源,定金的额度一般在2万-3万元,但现在为了防止房东跳价,买家的定金额度往往会提升至5万-20万元。汉宇地产研究部分析师朱春峰认为遇上跳价应有所应对:
1、增加定金额度,这样可以提升房东的违约成本,有效降低跳价风险。
2、缩短议价时间,加快下定速度,减少房东思考时间。
3、扩大选择区域,增加备选房源,避免把所有希望集中在一个篮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