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回迁户人均增了8平方米新房
“我这辈子赶上了好时候,棚改让我住上了敞亮的楼房。 ”李大爷的这句话道出了阜新棚改居民的心声。
过去5年,阜新棚改工程和老旧小区改造的实施,约为半数的城市人口建造了新家、对半数的老旧小区进行了“翻新”,以占全省1%的财力,完成了全省1/3的棚改任务,阜新的棚改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截至目前,阜新共投资110亿元,完成棚户区改造拆迁60片、551.5万平方米,1万平方米以上集中连片棚户区全部改造完成,改造面积330万平方米,惠及居民7.5万户。新建回迁小区44片、709.98万平方米,安置15.7万户42万人,约占城市人口总数的一半,超额完成 “十二五”规划的42%,人均居住面积由10.7平方米提高到18.76平方米。
阜新市棚改办副主任冯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阜新棚改工程向上争取到25亿元的补贴资金,政府再减免10多亿元,平均每户只需出资1万多元,就能将价值几千元的破旧平房换成了价值约10万元左右楼房,相当划算。
棚户区改造,不仅仅是平房变楼房,要保证居民住得进,还要保证居民住得稳、住得好。政府着眼于长远,将棚改新区建设成“设施齐全、服务配套、环境优美、管理有序、文明健康”的新型社区。新建小区,实现了学校、医院、道路和供水、供暖、供气全配套,还聘请了专业的物业公司,居民的生活质量大为提高,新的商业圈正在形成,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棚户区改造工程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老旧小区改造这又一项关于“家”的民生工程拉开了序幕。经过3年多的努力,阜新实际完成老旧住宅小区改造163个、619.5万平方米,惠及百姓10万余户30余万人,超额完成计划任务,基本上实现了城区内无死角。
“我在这儿住了二十几年了,眼瞅着这全市第一个建成的小区沦落成这副破败的样子,我还是舍不得搬走。真希望能铺铺路、修修管路,再把它变漂亮、干净些。 ”家住东苑小区的赵阿姨曾经这样期望着。
现如今,改造后的老旧小区,绿草如茵,花树繁茂,道路平整,突兀的违章建筑不复存在,标志性的垃圾道也被取消了,实现了垃圾袋装化,下水管道和化粪池不再堵塞,修缮了房屋防水和保暖墙,合理修建了停车场、健身休闲区,安装节能环保的太阳能庭院灯,还针对不同小区增加了封闭、半封闭的大门和围栏,做到了基础设施硬覆盖。当记者再次见到赵阿姨时,她说:“咱小区真是越来越带劲儿了! ”
陋室已不在,新居尤可心。
政府的一双巧手施展幸福的魔法,让“家”发生了物理变化,越来越美,也产生了化学变化,让人民的心暖烘烘。 □本报记者/明绍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