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酝酿出政策推行老小区装电梯
电梯。(资料图片)" src="http://cache.house.sina.com.cn/infodichan/dichanpic/d9/1d/d19d677779b9e5fd60975116307d4cee.jpg" />
台城花园多层加装电梯。(资料图片)
来源:南京晨报
七八十岁的老人,每天爬五六层楼梯上下楼,不仅体力上吃不消,而且还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昨日,雨花台区教育局工委书记、政协委员穆耕森表示,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式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已成为改善民生的一种迫切需求,他建议南京市政府出台政策,为具备条件的老式多层住宅加装电梯。
《南京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工作调研报告》中提到的数据
多层(7层及以下)住宅小区约800个
总面积为3340万平方米
多层住宅楼数量为1.3万幢
零散的住宅840万平方米,约9200幢
涉及的居民约66.6万户,近200万人。
具备加装电梯条件的房屋预计占比20%到30%
有先例
多个城市出台意见,台城花园已安装
近年来,在我国的北京、上海、广州、宁波等城市相继开展了多层老式住宅楼加装电梯改造工作。福建省厦门市2009年发布《关于在老旧住宅加装电梯的若干指导意见》,规定对老旧住宅居民申请加装电梯的,政府给予加装费用50%的补贴。广州市在广东省建设厅下发《关于旧住宅增设电梯的若干指导意见》后,成功为500多幢楼房安装了电梯。在老式多层住宅里加装电梯,南京也已经有了先例。据介绍,南京市玄武湖附近的台城花园16幢1单元,就于去年成功实施了加装外挂电梯,这是南京市老小区老式多层住宅成功加装的首部外挂电梯。
有需求
去年住建委接待40多次相关咨询
记者从南京市住建委了解到,2012年以来南京市住建委接待了40多次相关咨询,都是关于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问题。这些咨询反映出,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呼声正在日益高涨。
居住在长乐路42号的秦女士向记者表示,他们一批老小区的居民,迫切希望能在老房子上加装电梯。秦女士表示,她居住的老住宅楼为7层,她家就住在7楼。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尤其是生病之后腿脚不方便,每天上下楼都成为一件苦差事。现在房价高昂,换一套带电梯、方便他们上下楼的房子实在不容易,但是在老房子里继续住下去,上下楼将会成为越来越大的难题。
秦女士表示,他们住宅楼对面的一栋多层住宅,是某单位的职工住房,就在前不久加装了电梯,极大地方便了居民的上下楼。秦女士表示,既然状况差不多的老小区住宅楼能加装电梯,他们这样的住宅楼也可以加装电梯。对于加装电梯的费用,秦女士表示可以按照楼层高低,有差别地支付相应的费用。最重要的是,需要政府出面来协调小区内的各位住户,同意在住宅楼外加装电梯。
有困难
抽查发现统一意见很难形成
对此,南京市住建委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市住建委已经作了实际的调研,并酝酿出台相关办法,试点推行多层住宅加装电梯。
“4层以上的住户,特别是老年住户,很希望加装电梯,但是4层以下的就不那么热切了,居住在1楼的基本上都不同意。”市住建委相关人士向记者表示,他们对多层住宅加装电梯一事,抽样调查了部分居民,发现统一意见很难形成。另外,加装一部电梯的费用在40万元左右,如果一个单元12到14户居民分摊此费用,平均每户要承担3万多元,此外每部电梯每年的运行维护费用也要1万-2万元,这对老旧小区的不少居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有希望
住建委称在积极寻找试点小区
“尽管困难很多,但是我们还是想方设法在推行。”该人士表示,南京市酝酿参考其他兄弟城市的做法,出台《南京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试点办法》,并酝酿从公积金、专项维修资金、房改售房单位等渠道,筹集分摊一部分加装电梯费用,并在积极寻找合适的试点小区,推行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试点工作。
■相关新闻
南京台城花园加装电梯案例分析
南京市台城花园16幢一单元作为本市首个由业主自行发起增设电梯的案例,受到了社会的关注报道,该花园在业主构成、费用筹集等方面有一定的特殊性,但在具体做法上仍有不少可以借鉴的经验。
1、电梯加装流程
(1)台城花园16幢1单元的部分业主于2011年6月提出增设电梯的要求。
(2)2011年7月,征求相关业主意见。阳光物业及业委会安排相关人员开展意见调查,获得小区绝大多数业主的同意,满足了《物权法》的相关规定。同时16幢1单元5户业主全部同意增设电梯。
(3)2011年8月,向规划部门提出申请。在业委会、业主及阳光物业的共同努力下,16幢加装电梯的申请获得了规划局的批准。
(4)2011年9月,公示设计方案。加装电梯设计方案按照法定程序在小区现场及网络上进行了公示。
(5)2011年10月,获得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设计方案在小区公示结束后,规划部门根据流程颁发建筑工程规划许可证。
(6)2012年4月,业主自主选择施工单位,启动电梯安装施工。
(7)近期,该项目电梯已经质监部门验收合格交付使用。
2、成功经验分享
(1)业主、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通力合作。
(2)费用合理分摊。费用分摊合理,除了一楼住户外,费用由低到高按楼层分摊,二至五层业主采取“2+3+4+5”模式测算。
2012-2013年度500强开发商首选供应商品牌测评启动 活动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