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日报总编助理曾鼎到“双薄弱村”任第一书记

  本报讯(记者胡巨成)我市317名机关干部到“双薄弱村”担任第一书记以来,所驻村的村民就看到了变化,看到了农村将要快速发展的希望,看到了百姓将要走上小康之路的美好前景。这些变化,成为国内各大媒体记者采写新闻的亮点。新华社记者专程前来采访,《中国青年报》、《河南日报》等纷纷采写报道。

  带着抓好基层、打好基础、切实改变落后农村面貌的神圣使命,信阳市317名机关干部深入“双薄弱村”担任第一书记。短短7个月,就科学立项642个,到位资金1.4亿元;新修道路32公里,新修水渠10公里,新增安全饮水覆盖人口16000人,改建村级活动场所36个,新建农民书屋103个。

  信阳日报社总编助理曾鼎到浉河区游河乡乔庙村担任第一书记后,就是典型。浉河区游河乡乔庙村有一座桥年久失修,大人小孩曾掉下去好几个。到任后,他把修桥当成头等大事,在本单位和信阳公路局的大力支持下,今年7月新桥通车,还安装了高速公路上用的护栏。记者来这里采访时,大伙说要写信向市委书记报喜。据了解,此次选派到“双薄弱村”任第一书记的317名机关干部,是信阳市派驻机关干部驻村工作整体规划的第一批,任期3年。之后,将依据农村基层建设的需要和布局,继续选派。

关键词:“双薄弱村”    第一书记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