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五月多地成交火热 政府房企纷纷做推手
上海世博板块9日推出3宗地,其中A09A-02、A09B-02两幅商办地块,接连刷新上海单价楼王记录,最终突破4万元。
不仅上海土地市场“着火”,北京、广州的火热程度也不遑多让。7日,北京门头沟地块经82轮竞价最终成交溢价高达104%;6日,佳兆业200轮竞价力狙中海竞得广州同宝路2幅地块。
事实上,受“国五条”细则落地等政策影响,4月全国土地市场环比回落,一线城市供地甚至出现短暂“空窗期”。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4月,包括保利、恒 大、万科、金地、华润、招商、中海、雅居乐、绿城、富 力在内的十大标杆房企权益购地金额为69亿元,较3月缩减55.4%。
而5月房企大肆吃进一线城市土地,与4月土地市场状况形成强烈反差。一来是房企自身补仓需求,二则释放出一个清晰的信号--“国五条”引发的观望情绪正逐渐淡去。
从反映激烈的城市版图来看,房企无疑是对一线城市的后期抱有充足的信心。
同时,从房企此前公布的一季度业绩及4月月报中也能觅见一丝端倪,销售情况良好加融资环境好转,开发商资金压力缓解,或也是促成购地热情恢复的原因之一。
然而房企补仓需求再大,若是处于调控寒冰期,也不见得能拿地拿得这般痛快。来自调控方的不作为,或才是土地市场急速飚热的核心动力。
各地国五条细则出台以后,由于其中内容并无太多新意,且地方政府对限购、限贷、个税等主要调控措施大多态度消极也是有目共睹。
再比如,继此前公布了全年供地计划后,5月8日北京市国土局正式公布239宗年内首批拟供应地块,这也标志着“京版国五条”落地后,北京土地市场正式开闸放量,多少也能说明政府对土地的态度。
一场从春季酝酿的调控发展到当下局面,没限住房价,倒涨了地价,难免让人唏嘘。
(观点地产网 鲁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