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楼市“迷雾”调查之二 谁在贵阳买楼?

提要:“1830万平方米的超级大盘”、“崩盘论”、“被鄂尔多斯”等多重语境交织下,贵阳楼市似乎“迷雾重重”。”  一位大型地产企业负责人刘筑(化名)分析,贵阳虽然比不上沿海城市、中西部一些省会城市,但在贵州区域的吸附力很强。

  拿地成本低

  “这几年贵阳扩张很快,原来只有一环,七八年前我们出租车基本上不会跳表。”在本报记者从南明区赶赴金阳新区的路上,“的哥”陈师傅说,当时贵阳出租汽车起步价一直为10元,起租里程为3公里,每公里单价1.6元。“基本上不会超过三公里。”

  陈师傅说,七八年前金阳新区很多楼盘每平方米只有1000多元,市政府迁过来之后,带动人气,很多楼盘都已经卖完。夜色中,记者在目前已售罄的世纪城看到,亮灯的房子约达三四成;楼下小区旁边的不少商业,已比较热闹。

  由于山多、地少等自然地理条件制约,过去,贵阳主城区仅指南明区、云岩区两个老城区,人口密度高,原先建的不少楼盘均是单体楼,相关配套设施缺乏,尽管高楼大厦很多,但破败的棚户区、城中村相间其中,整个城市显得杂乱无章,狭窄的道路变得十分拥挤,高峰时段堵车现象甚至比广州等大城市还严重。

  去年7月,贵阳市发布“限车令”,启用“限制拥有+限制使用”的国内首创模式,引起舆论哗然。人们或许无法理解为什么贵阳这个三线城市竟然限车,但实际上只要过来一看就可一目了然。

  正因为如此,加快棚户区、城中村改造,突破一环,拓展新城成为贵阳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到“十二五”末,贵阳市将全面完成棚户区城中村改造4500万平方米。

  超级大盘花果园所在的地块即属于棚户区改造地块。陈晓辉说,当年的彭家湾属于贵阳脏乱差地区,是小煤窑、捡垃圾的地方,以前不通公交车,路上到处都是污水,“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如果不是采取大盘开发的模式,无法根本改变棚户区和城中村的落后面貌。

  正由于都是棚户区和城中村以及山地,贵阳拿地成本并不高,直到现在,楼面价也仍保持在六七百元左右。

  “这边的推地是‘生地熟挂’,而不是整成熟地才‘招拍挂’。”当地一位地产企业人士说,由于当地土地财政有限,地块整理拆迁以及项目配套基础设施都是由开发企业完成,因此开发商拿到的地块楼面价都比较低,“花果园每平方米楼面价可能还不到300元。”

  在刘筑看来,政府不指望通过土地出让得到太多的收益,这对贵阳楼市价格保持平稳有很大作用。政府如果为了增加收入,完全可以控制土地出让,把价格抬高一点再卖,或者全部开发成住宅地产,一卖了之,但当地政府更为看重的是土地出让后的造血功能和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

  2011年,贵阳市土地出让金达130.4亿元,位列全国第33位。而在2009年,贵阳土地出让收入为19.59亿元。当地一位房地产业人士说,在大盘带动下,这两年各大开发商拿地积极。

关键词:楼面价  迷雾  招拍挂  楼市  买楼  贵阳房地产  买房子  大盘  楼盘  的哥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