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楼市多一些定心丸
“心不定则神难安。”对于当前非常敏感的中国楼市而言,多一些定心丸,强化预期管理无疑对于楼市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3月份以后,政策环境出现了明显变化。虽然限购、限贷这两大调控主基调仍未放松,但是对房地产影响较大的信贷政策方面出现了较大的松动。其次,土地的市场升温,使得购房者对市场价格再涨担忧增加,随之入市。从9月以来各地的成交和价格情况看,房地产销售开始环比下降,不过依然处于高位,此外,价格上涨的态势有所抬头。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我们的政策决策者,除了从税费、行政调控手段出发外,亟须把楼市的预期管理纳入到调控工具箱内,有效引导当前楼市购买预期,让购房者有一个稳定、良好的心理预期,从而更好起到疏导作用。如购房者心神不稳,对调控的决心缺乏信心,见涨则盲动,则房地产市场可能又将出现反弹的局面。
让楼市多一些定心丸,就是要强化预期管理,让更多的购房者看到,自6月份以来,中央政府坚持房地产调控不放松的决心没有丝毫改变:从7月中下旬,国务院还派出督查组进行房地产调控情况实地调研,到8月底,多部委再次密集发声楼市调控,并传递出差别税收、房贷及推进房产税试点。所有的措施都表明,尽管房价出现了一些反弹的迹象,但大涨的可能性不大。中央政府有决心也有能力坚持既有调控措施,必要时可以适度加码,促使房价向合理价位回归。
让楼市多一些定心丸,就是要从行为上改变市场主体的预期,对投机者、高端群体、中低端群体进行区别化对待,从而影响其市场行为。要让更多的投机者认识到,没有只涨不跌的市场,同样也没有风险不变的市场。从国外各个时期楼市起伏看,房地产市场的风险不亚于股票市场的变化,楼市的单边上涨在一定的拐点期后,有可能步入常年单边下跌的态势。如果监管层能更好地向投资者传递这一点,将对缓解楼市爆炒行为有一定的积极效应。
总之,当前的楼市正处于胶着和博弈的状态,变化非常敏感。而目前出台的楼市调控措施,更多的是“治堵”的方法,“疏导”的措施比较少。如果能更加明确政府的调控目标,给楼市多一些定心丸,改变一些购房者对房价可能还会涨的恐慌,扭转一些投资者对楼市还有投资、投机机会的预期,则真正离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所言“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购房需求,支持居民合理自住性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不远矣。
(来源:人民政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