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石屹当"包租婆" SOHO中国转型自持物业

  【导读】SOHO中国宣布从“开发、销售”转型为“开发、自持”,租金将成为主要收入来源,潘石屹自称“包租婆”。8月16日,经济之声评论:“包租婆”式的战略转型值得期待。

  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评论》报道,SOHO中国今天宣布,将告别以往的散售模式,从“开发—销售”转向“开发—自持”,未来将在北京和上海持有最有价值的办公楼和商业物业150万平米。预计3年后租金收入将成为公司盈利的主要来源,5年后现有物业的年租金收入将超过40亿元,而销售收入将逐渐成为辅助收入。

  今年上半年,由于没有新完工项目,导致结算面积减少,SOHO中国实现营业额12.22亿元,同比下降大约54%;净利润6.13亿元,同比下降65%左右。

  对于自己的转型原因,SOHO中国的解释是,从公司的长远价值来看,适时向自持转型,不但物业增值可以给公司带来不可小视的价值,稳定的租金收入也将为公司长期发展奠定基础。地产咨询服务公司世邦魏理仕的报告显示,过去18个月,SOHO主要办公楼租金的上涨幅度超过了70%,成本回报率超过14%。

  SOHO中国董事会主席潘石屹说,以后要当“包租婆”了。在他看来,告别散售,转型后的SOHO中国将是北京上海优质商业物业的最大拥有者,而且,SOHO还将是上海外滩上最大的业主。他说,“我们不但要把土地变成房子,还要把升值延续下去,要在每平米建筑面积上创造更多的价值,让它成为一单又一单生意,让优质物业成为永远生蛋的鸡。”

  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中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秘书长陈云峰进行评论。

  SOHO中国宣布转型,按照潘石屹的规划,北京前门大街项目、北京光华路项目、上海复兴路项目、上海外滩204地块项目将全都自持。对于仍然处在官司中的外滩8-1项目,潘石屹说,自己持有的50%部分,一平方米都不销售,百分百持有。5个自持项目累计面积将达到64万平方米。从“开发—销售”到“开发—自持”,SOHO中国的转型之举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接受?对于SOHO中国的转型,地产大佬任志强也在微博上向潘石屹发问:“是不是调控逼的小潘要华丽转身了?从此告别价格战?”这次转型可能受到哪些因素影响?

  陈云峰:我在北京一直在做房地产项目,所以对SOHO中国包括潘石屹先生比较了解,我觉得这次他是适应了时势在被动的转型。之所以说被动,原来这种散售型的房地产是SOHO中国的第一桶金,他在这方面赚了大钱。但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特别是土地增值税的影响,比如成本在5000块钱左右,潘石屹的房子能卖到4万块钱,减掉5千块钱,35000块钱要上60%的土地增值税,所以这种销售是划不来的。另外,散售型的物业有两个致命的弱点,第一是投资的业主经常闹事,在北京买了SOHO中国商铺的业主们,由于高售价透支了经营部分的利润,业主的投资回报得不到满足,经常找潘石屹闹事。第二,经营者们不是面对开发商,而是面对小业主,他们根本得不到开发商运营方面的支持,不断在关店,换手率非常高,可以说潘石屹先生的SOHO中国在北京做项目的做法在业界是非常有争议的。所以我觉得他自身的经营情况,包括宏观调控限购和土地增值税政策,逼着他在转型。

关键词: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