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襄汾:河道“疯采”难治理 田间“天坑”成隐患
新媒体传播网7月18日讯(记者 李一飞)汾河是山西最大的河流,汛期来临,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各级有关部门要严查汛期非法采沙,发现一处查处一处。然而,记者近日在汾河襄汾段看到,河提上工业煤灰堆积如山,河道内非法采沙猖獗,就连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襄汾项目区标牌下的农田都被挖成“天坑”。就此现象,记者多次向该县相关部门反映,遗憾的是,主管部门层层“玩太极”,以致国家矿产被肆意盗采,给汾河流域的行洪、防涝及沿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留下了严重隐患。
13日上午,记者北出侯马,沿汾河襄汾段河提东行,一路上,满载沙子的货车不时迎面驶来,在不到5公路的河提内,四五米高的沙堆依然随处可见,大型装载机停在沙堆旁,沙场生意红火,拉沙车络绎不绝。就在媒体之前报道过的采沙场内,记者看到,抽取河沙形成的沙堆又比原先增高了约2米多,河道内形成的巨大沙坑也明显大了许多,河岸旁因采沙而造成堤岸坍塌,数十米长的黄沙断面裸露着刺人眼目,在一应俱全的采沙设备下,汾河内一根黑色的抽沙管正在喷涌着砂浆,河道内则是千疮百孔,沙坑星罗棋布,河岸伤痕累累,肆意滥采造成的塌岸现象随处可见。
沿河堤继续东行,远远望去,大量的工业煤灰依然高高的堆放在河提外侧,呈坡状的煤灰场在前几天暴雨的冲刷下,黑黑的煤灰已顺着河提流入汾河,俨然已给汾河造成了污染。一位在河提下田间干活的村民说,前几天下暴雨,黑黑的煤灰在雨水的冲刷下四处流淌,周围的田间地头、堤防内外都被染成了黑色。 谈起采沙的事,该村民指着脚下泥泞的路面说,你看看,这是去年刚修的大坝,也被运沙车碾的不成样子了,而且,挖沙形成的大坑不回填,现在正值暑假,附近村庄发生过多起小孩玩水掉进沙坑被淹死的事故,而在他们村周围就有大大小小的沙坑几十个,想起来就让大人们担心。据他讲,历年来进入汛期汾河是禁止采沙的,可今年不知为什么,进入主汛期后,不但河道内还有人疯狂采沙,就连河道外村边的农田也因毁田采砂,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天坑”,给暑期的孩子留下了致命隐患。
在该村民的指引下,记者沿着通往西吉村的公路前行,在标有“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襄汾项目区”字样的照壁标牌下,记者看到,原本应该是翠绿的农田里,被挖成一个直径约30米,深约6米的巨大的沙坑,沙坑内10个空油桶做成的筏子上,一台泥浆泵正在“突突突”地轰鸣,高高的沙堆上抽取的沙浆正在喷涌,有三名工人正在忙碌着作业,果如村民所说,农田也因抽沙形成了“天坑”,给村里的孩子留下了致命的安全隐患。令记者不解的是,毁田挖沙难道也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的项目?面对如此“给力”的项目,真不知主管部门应作如何感想? 就此事,12日下午,记者曾致电襄汾县水利局河道管理站苏兴武站长,电话中,苏站长表示马上派执法人员前往查处。令记者不解的是,就在记者反映情况后不一会,就有自称采沙场的人向记者打来电话称,采沙场被记者举报,执法人员马上要去现场检查。究竟是谁将记者的电话泄露给当事人,记者不得而知,但这似乎让记者明白了,群众举报后记者每次赶到现场都能“逮个正着”,可执法人员常常扑空的道理。而更令记者不解的是,当天的取缔可想而知,第二天,苏站长赶到现场调查后却称:“采沙场并不是在抽沙,而是在抽水浇地。”听此言,记者差点被雷倒。当记者再次赶到现场,指出沙堆上比原先高出约2米的河沙是从何而来?以及当天并未下雨,沙堆上低洼处为何有积水?以及该沙场被举报达3个月之久,为何抽沙的设备还一应俱全为被拆除时,苏兴武站长站长依然表示,他看到的只是在抽水浇地。面对记者的种种质疑,该沙场老板坦言,沙堆上的积水是前一天抽沙时留下的。
13日上午,记者来到襄汾县永固乡政府,得知来意后,乡长梁昌表示,河道内汛期挖沙以及毁田挖沙是坚决不允许的,他会立即组织相关部门前往查处,但工业煤灰污染之事,由于涉及经费问题,暂时无法清理。据梁乡长介绍,当天下午2时许,在该乡分管领导的组织下,国土、水利和派出所联合行动,对该乡河道内采沙以及毁田挖沙进行了彻查,在责令当事人限期拆除采沙设备、恢复地貌的同时,还在派出所录了口供,写了保证书,但遗憾的是,截止记者发稿之时,毁田挖沙的现象还在持续,只是在记者的关注下,由光天化日之下改在了夜间偷偷进行。 襄汾县肆意疯狂盗采国家矿产资源,相关部门迟迟不予真正彻查之事,记者将继续关注。就抽沙变成浇地之说,一位村民嘟囔着说,他们每天在田间干活,都能见到人家明目张胆采沙,可为何执法部门一来,人家就成了“浇地”呢?“河道内常有水流淌,应该是河道内的地不需要浇的!”该村民叹息着说,看来挖煤都不如挖沙,风险小,利润高,致富还快,只是不知换做平常百姓,执法部门是否也将挖沙看作浇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