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出来的新科地王与背后的利益博弈

  北京海淀区万柳地块略显戏剧性地刷新楼面价纪录,问鼎首都新“地王”。这事成了这两天不少人的话题热点。

  在这一新地王的诞生过程中,有几个现象值得玩味:第一,原本定于7月5日进行竞标,却因故推迟到7月10日,推迟原因引发舆论猜测;第二,该地块创新采取“最高合理限价+配建回迁房面积”的做法,一旦开发商报价“撞线”,将转而竞配回迁房面积;第三,万柳地块地理位置绝佳,在竞拍前就受到了“准地王”光环的笼罩。有业内人士计算,目前万柳地块成交价26.3亿元,该地块一级开发建设补偿费约2.8亿元,把此部分从土地出让金中扣除后,政府收益将达23.5亿元;第三,这个地段的竞标,起初引来了包括万科保利、融创等十多家地产大佬参与竞标,但保利地产在竞标前40分钟微博公告蹊跷退出,剩下民企地产商激烈角逐。

  竞标日期忽然更改、限最高价竞回购面积、政府高收益、保利临阵退出——北京这一新科地王的诞生过程,折射出当前楼市调控中利益多方的博弈。

  既然民企都对争夺地王志在必得,雄心勃勃,为何央企“临阵脱逃”呢?原来,就在新地王诞生前后,7月6日,新华社发文三论楼市,表示对房价变化不可掉于轻心,同时提出巩固房地产调控成果要强化问责机制;7月7日,温家宝总理即对楼市调控表态:“要毫不动摇地继续推进房地产市场各项调控工作,促进房价合理回归。”中央关于“决不能让房价反弹”的表态掷地有声;7月10日,《人民日报》刊发《央企应推动楼市健康发展》一文,呼吁央企要带头落实国家调控政策,发挥央企影响力。

  作为共和国的长子,央企坐拥资源无限,一出生便风华正茂,在社会财富的分配中占据了绝对优势,房地产领域的央企尤甚:一大批的央企地产企业,在中国城市化的运动中,成了先富起来的那批人。响应国家号召,退出新地王的竞标,显然是“懂政治”的表现。但目前万柳地块如此高的成交价,相信明眼人都知道,原来的整个地产利益链中,开发商也许只是“小巫”而已,作为“大巫”的地方政府如果自始至终咬着土地出让金这块肥肉不放,与民争利,房地产价格的下降或者说稳定,可能只是一句空话。

  更重要的是,从万柳地王的诞生来看,无论是限价,还是认为改变竞标日期,抑或让央企临阵退出竞标,都打上了浓厚的非市场化色彩。竞标本来就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但在市场化的竞标过程中,掺杂了如此多的行政过度干预元素,不知房地产的调控,何时才能成功?按照中央的精神,地方政府理应从源头上加大土地供给,加大保障房建设,建立公平合理的市场游戏规则,打击各种形式的利益垄断和官商勾结,简而言之,政府的调控措施应该是顺市场化的,而不是与市场经济的根本原则相忤逆。

  即使地王的价格被“限”下来了,但只要是有违市场化原则的“限”,新的地王就会无穷无尽;地方政府的土地依赖症,就会愈来愈严重;中国房地产的泡沫,还会不断上演。

  (作者系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观察员)

关键词: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