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收费常青树"三水大桥:下月起珠三角车辆免费

7月1日起,三水大桥将对珠三角九城车辆免费通行。早在几天前,这则消息已在网上传得沸沸扬扬,昨日下午,记者从三水区环境运输和城市管理局获得了证实。2011年5月,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质疑三水大桥超期收费,引发全国关注。报道中称,经营性公路的收费期限最长不得超过25年,而三水大桥获得了55年的经营年限。此后的报道中,该桥被批评是“收费常青树”。
三水大桥由中外合作修建,澳门“赌王”何鸿燊经营的公司占股90%。是怎样的契机,让长达55年的收费期可能提前终结?一方面是公路的公益性要求,另一方面是外商投资的合法权益,三水大桥收费问题如何解决,考验各方智慧。
昨日记者采访获悉,目前该桥每日仍有10万多元的收费进账,经营方已向政府提出补偿、收购两种方案,尚未得到政府回应。
●总投资4.5亿元的三水大桥,1996年正式通车,截至2010年底,三水大桥总路费收入达7.5亿元。目前该桥每日仍有10万多元的收费进账。
●由于是外商投资项目,且此前约定了55年的经营期限,三水大桥并未纳入年票制的范围当中。目前,佛山全市仅有三水大桥和九江大桥两处尚未纳入年票范围当中。
●免费只是对于珠三角九城的车主,珠三角以外的车主还是要正常收费,三水大桥收费站也不会拆除。
●不收费之后将采取何种措施补偿,正在洽谈。
缺乏资金,找来“赌王”出资建设
三水大桥始建于1993年,全长1560米,横跨北江两岸,是广肇高速公路上的一座特大桥。
三水区政府2004年的一份文件中成,该桥原为中方独资建设项目,1993年动工建设时,由于缺乏资金,工程处于半停工状态,为解决建设资金,1994年,经当时的三水市政府同意,三水市交通基础建设集团公司赴香港引资,在香港94广东省对外经济贸易招商洽谈会上,与知名人士何鸿燊先生达成合作意向。
张伯良是当时负责牵线搭桥的政府人员,时任三水政协主席,退休后成为三水大桥建设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他曾告诉记者,之所以会找到澳门的何鸿燊出手投资,与这位“赌王”的四姨太梁安琪是三水人有关。
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三水市交通基础建设集团公司与何鸿燊经营的香港海丰投资有限公司共同组建公司,负责三水大桥的投资建设和经营,公司名为--“中外合作三水大桥建设服务有限公司”。该公司注册资金1730万美元,中方占股10%,外方占股90%。
总投资4.5亿元的三水大桥,成为当时三水最大的外商投资项目,1996年1月正式建成通车。
55年经营期与法律形成冲突
1996年1月,省物价局对三水大桥的收费作出批复,同意对过往摩托车收费3元、20座以下客车、2吨以下货车收费10元,对于更大的车型,还规定了15元、20元、30元几档费率。
昨日,记者走访三水大桥收费站,发现目前执行的仍是1996年的收费标准。
2003年,佛山市对公路收费实施年票制,取缔了市内46个收费站,通过收取年票费用和政府补贴,偿还路桥项目贷款。
然而,由于三水大桥是外商投资项目,且此前约定了55年的经营期限,三水大桥并未纳入年票制的范围当中。目前,佛山全市仅有三水大桥和九江大桥两处尚未纳入年票范围当中。
对此意见最大的要数三水西南街道南岸、金本片区、白坭镇的居民,以及西南水都饮料基地的工作人员,对于他们来说,既要购买年票,又要买过桥次票,上下班一来一去就是20元。
2011年5月,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栏目质疑三水大桥超期收费。该栏目称,2004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第十四条规定:经营性公路的收费期限,按照收回投资并有合理回报的原则确定,最长不得超过25年。
该报道对三水大桥长达55年的收费期限提出了质疑,此后的报道中,这座大桥更是被新华社等媒体批评是“收费常青树”。
对于55年的超长收费期,张伯良表示,这是合约在前,法律在后。投资方根据当时的车流量等进行计算,认为这座桥的效益低,故希望把时间定长一些,而收费公路条例是2004年才发布的,其后省交通厅也没有下令调整收费标准。
每日收费10万元,政府回购路漫漫
引发国内媒体大量关注之后,去年,佛山市交通局表示,将加快谈判进程,争取一两年内对三水大桥进行回购。
事实上,回购三水大桥的提议,最早来自于投资方——三水大桥建设服务有限公司。张伯良说,早在2004年,公司就曾提出申请,希望政府对三水大桥进行回购。根据当时的协商,双方共同委托了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了评估,最终认定回购资金为6.7亿元。但由于种种原因,回购一事此后被搁浅。
张伯良称,去年媒体关注之后,政府曾表示要加快谈判进程,但实际上,双方的沟通并不顺畅。三水大桥也一直按标准进行着收费。
昨日的采访中,记者看到一张收费数据图,图中显示,三水大桥2006年以来,每年的收费均保持在7000万元以上,2010年收费达8300多万元。张伯良也表示,截至2010年底,三水大桥总路费收入达7.5亿元。
张伯良称,由于广肇二期的通车,去年以来,三水大桥的收费大幅减少,2011年收费总额降至4000多万元。今年以来,也基本保持着一天10万元左右的收入。
《纲要》成三水大桥免费“推手”
这次三水大桥免费的契机,或是来自于《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记者从有关方面获得的一份《会议纪要》显示,今年5月15日,佛山市交通运输局组织召开了贯彻落实省珠三角年票互认工作会议,传达省政府的相关会议精神。
会议要求佛山在6月30日前完成所有收费站纳入珠三角年票互认范围,要求三水交通主管部门确保三水大桥收费站6月30日开始对年票互认范围内车辆免费放行。
这份文件还称,8月组织《纲要》巡回讲评会,对各市贯彻落实《纲要》的情况进行讲评,对未完成任务的城市予以问责。
昨日下午,三水区环境运输和城市管理局的相关负责人表示,三水大桥实现珠三角年票互认,是“省里的统一部署”,“一定要贯彻下去”。但他同时解释,免费只是对于珠三角九城的车主,珠三角以外的车主还是要正常收费,三水大桥收费站也不会拆除。对于不收费之后将采取何种措施补偿,这位负责人称,将与投资方洽谈。
目前,三水大桥建设服务有限公司已提出两种方案:方案一是在收费站安装电子检测设备,对过往的车辆数量进行检测,政府按月向公司结算过路费,方案二是请求政府回购。对于回购的金额,张伯良表示,6.7亿元是2004年的评估数据,数年过去,需要重新评估。
■链接
“55年”是经营期不是收费期?
在未来的谈判中,如何对外商投资进行补偿,或成为双方争议焦点。
昨日采访中,三水区环运局方面表示,对于三水大桥建设服务有限公司提出的两种方案,究竟采用哪一种,或是选择新的方案,政府正在研究。
但该部门认为,所谓“55年”的期限,只是中外双方合作经营的期限,并非收费年限。政府投资的项目转为经营性项目,要经过省政府的批准,三水大桥现在正在补办这个手续,对于收费年限具体是多少年,要等待省政府的批复。
文:南方日报记者 郑道森 图:南方日报记者 卢奕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