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瀚华总建筑师冼剑雄:应用共生理念进行城市更新

编者按:2000年,羊城晚报报业集团正式兼并原广州化纤厂。200111月,羊城晚报印务中心建成投产。2007年,羊城创意产业园建设启动。羊城创意产业园是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创建的大型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占地18公顷,毗邻珠江新城CBD,大量引进设计公司、文化艺术机构入驻园区。 与其他创意产业园不同,羊城创意产业园更象一个设计公司们的秘密乐园,因为这个平台,他们都找到了交流的后花园,广州市金融城规划出炉,这个创意园区正好位于金融城规划之内,乐居编辑独家专访瀚华董事长、总建筑师冼剑雄,他为我们讲述了羊城创意产业园的历史,他说,造城运动,应该以共生理念进行城市更新。 

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瀚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总建筑师冼建雄总建筑师冼建雄

Q:瀚华为什么选择羊城创意产业园?

A:搬进来是由于一个巧合的机会,改装厂房用了一千万。

瀚华是20091月份搬过来的,当时是公司的发展需要,原来的那个办公的地方面积不够,计划大概需要这样一个5000平米左右的地方。2006年园区里举办了一个南方青年建筑师的展览,当时我看到这些旧厂房,觉得环境挺好,交通配套也还不错,就跟羊晚谈了租约问题,当时这栋楼总共是4层,其中有3层是8高,总面积改造完后有6千多米。我们把这栋楼重新改造后就搬了过来。

2008,我们花了半年时间,把这栋楼进行了内外改造。差不多投入了一千万资金来改造这栋楼,给楼层的基础部分做了加固,结构上做了一些处理,外立面做了改造,以及内部比较简约的装修,大概一千万左右。算下来还是比较经济,才1000/平米左右。

租约一共签了5年,我认为这一块重新做更新改造的话是必然的,所以在改造的投入上控制得比较好,按5年这样算下来,租金也比外边更低一点。一开始我们搬进来的时候应该是30/平左右,现在像我们最近新租了前面商城的一个小楼要80/平。

Q:跟以前的工作室比起来,这边环境怎么样?

A:搞一个沙龙,一个讲座,在园区里大家会互相通知。

跟我们以前比那当然差别很大,以前我们在一栋楼里租了两层,现在整一栋楼是自己使用,从管理还有办公环境等各方面都比以前大大提升。

这三年多这里变化也挺大,因为我们这栋楼属于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现在基本上已经租满了,进驻的公司还是比较多以建筑设计、景观、室内、平面广告、服装设计等,这也羊城创意产业园跟其他园区不大一样的地方。

大家聚在一起有这种交流的机会比较多,有时候搞一个沙龙,一个讲座,在园区里大家都会互相通知,有空有兴趣不同公司的同事都会参加,这样的话其实对于这个设计行业来讲肯定是有好处的。

Q:创意园区域也在金融城规划范围内,你希望羊城创意产业园未来是怎么样?

A:不要推倒重来,建议改造要做到新旧共生

这园区基本上还是比较原生态的,整个大环境的改造不多,包括我们看到的树木花草还是基本原来的样子,只不过每个租客就是把自己那栋楼包括外立面做了一个改造,羊晚他们也考虑过怎样能够把大环境做得更好些,但问题是,这个园区估计这几年的话也会重新变成商业写字楼的区域,我们在去年就重新调整了规划指标,比如说容积率、还有功能面积分配,给园区做了一个建议。

我认为一个创意园区,在经过发展之后形成了自身特点和文化。但是如果按照现在的旧城改造,一切推倒重来的话就得不偿失。原本已经凝聚好的企业,园区氛围就没了,其实是一种浪费,改造要做到新旧共生,使得企业都能够延续下去。所以我们建议,保留园区中相当一部分现有的建筑,同时高层的办公楼、低层的商业区也能够建立起来,希望通过改造增加多一些配套,比如大的会议中心、交流平台空间,希望不是推倒重来,而是二次更新,是升级版。

改造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资金,羊城创意产业园改成商用办公楼性质补地价也是很大一笔数,包括建造过程费用会比较大,如果按照市容积率的话这园区也应该是去到30万平米这么大,估计可能会在这几年内进行改造,但暂时还没有结果。

Q:广州创意园的现状怎么样?

A:广州的创意园区至少不会那么同质化,都能有各自的特点。

不同园区感觉不一样。这几年出现这些工业用地旧厂房改造成创意园区,是政策原因,以前对三旧改造不像现在这样轻松,要改造成商业用途比较困难,很多厂主原来的企业没有办法,厂也搬走了,空也是空着,会主动把它利用起来,才会形成现在这么多园区。

可能大家对创意园这个概念还是比较狭隘。这几年,包括北上广出现很多创意园,大家可能先入为主,认为创意园一定就是798,里边很多画廊,很多艺术家。我认为仅限于比如艺术类这样太窄了,我们说创意产业园,不是创意园那么简单,它一定要跟产业相结合,要不然纯粹艺术或设计的话,对这个社会包括产业升级的影响就偏小了。所以每一个园区都跟相关的行业产业有比较密切的联系,甚至很多制造业的高端的设计研发部门都在创意园区中去办公。大家在这其中有更多的交流,对产业的这种发展也是有好处,同时通过这种创造出来的附加值又能给产业升值带来帮助。

像太古仓其实也是这一种城市改造,一种更新,利用旧的建筑重新赋予新的功能,这种功能可以是卖红酒,可以是做酒吧,我觉得都没有关系,一个城市是可以多种多样的,是应该很丰富的。

Q:你会否担心在金融城规划内的羊城创意园、红专厂等创意产业园被拆。

A: 城市更新就像人类生命,是有过程的,不应该是动大手术这样的做法。

这是一个共生概念,这里面包括公众参与。一个城市更新就像人类生命,是有一个过程的,不应该是动大手术这样的做法,而是应该让这个城市、地块原有的建筑,还有居住在其中的居民和在此处办公的企业也好都能够参与这样一个更新的过程。

当时我们也做过一个测算,大概按3.0的容积率来算,我们尝试保留这几个工厂的旧建筑,重新整合一个规划,其实也能满足金融城的使用,大概三到四的容积率是没问题的。北岸文化码头包括红专厂、面粉厂、电厂、玻璃厂四个厂区有四十多公顷的占地,在金融城里面占了很大的一个面积,一直以来我们都希望,广州应该用一个共生的理念去进行城市更新,不然就很可惜了。

在国外这样的例子也很多,像德国的鲁尔工业区改造完后给国家带来很多荣誉、知名度,它起到这样一个作用——把艺术文化、创意和产业挂钩。

Q:金融城里搞创意可行吗?

A:有实力,创意也可赚到钱。

我并不觉得金融城里边就全部都是搞金融经济的。一个城市不是割裂的,一个城市本来就是多元的,其实这些完全是可以交融在一起,所以我一点都不担心,。当然将来可能这些费用租金会比较高,但我自己觉得如果设计创意行业真的跟产业结合好,做强做大就算金融城里边的租金也应该能够租得起,不应该小打小闹地自娱自乐。

创意园跟创意行业的生存是另外一个问题,不一定说创意行业就一定要在创意园区里边,是两回事,一个城市发展是多元的,不一定死守创意园才是创意企业。

Q:到处都在建创意产业园跟金融城,消化得了吗?

A: 政府太强势地去主导一个市场将来还是要吃苦头的。

我先不说市场有多大,这么大一个规模,起码近这几年是消化不了的,可能十年二十年以后他会变成另外一个珠江新城。

但是从形态,我们看到珠江新城的一些问题,跟我们现在要重新搞的金融城,要把他分开,就像我们刚才讲的一样,只要是用一种共生的理念,公众参与的思路去做的话可能就跟珠江新城的CBD不一样了,起码不会说建一个珠江新城出来。我觉得这是一个机会,但肯定不是说这三五年就能做的起来,这么大一个区域,珠江新城发展得其实也有十几二十年了,到现在才叫初具规模。

广州有珠江新城,科学城,大学城等不同类型的城,但这个市场有时候会变的,政府太强势地去主导一个市场将来还是要吃苦头的,市场有市场的规律,城市发展有城市发展的规律。我更多地认为这些造城行为都是一种更新的过程,而不是一个新建的过程,这时候新旧结合就显得非常重要。不像珠江新城是农田变成的,现在我们看到的金融城规划区域基本上都是有建筑的。不值得保留的肯定会拆掉,这个很正常,一个城市会经历一个快速增长过程。不应叫旧城改造更准确地应该叫城市更新,因为改造过于片面,更新包括更广的含义,包括文化的,传统的传承,还有住在这片区域的人,怎么继续再这个区域里边去生活工作,不仅仅是一个硬件问题,所以用更新可能会更准确一些。

我们应该用共生、更新观念去看城市改造,叫不叫金融城没有关系,现在暂时可以叫金融城,因为政府希望有一些金融机构去牵头在那里稿自己的总部做开发也未尝不可,将来是不是这样,很难说。

(采写/张佩薇 实习生 李冰如)

  创意园相关人物专访:

  专访袁奇峰:广州是一座公共空间缺失的城市

  专访张小盒总经理陈东森:广州创意园门槛过高

  专访集美组总建筑师齐胜利:创意园的建筑会呼吸

  专访广州土人首席设计师庞伟:不要把商业当负面词汇

  出版人关鸣:政策“灵活多变” 让人易打创意园擦边球

  专访瀚华总建筑师冼建雄:应用共生理念进行城市更新

相关报道:

专访集美组总建筑师齐胜利:创意园的建筑会呼吸 2012-05-28 19:33:04
1850创意园企业多人气淡 2012-05-25 10:32:06
广船短期内不搬离白鹅潭 厂区或发展成创意园 2012-05-22 14:44:49
商业先行 信义会馆从机械厂到苏式创意园之路 2012-05-22 12:11:28
出版人关鸣:政策“灵活多变” 让人易打创意园擦边球 2012-05-21 17:05:43

关键词:广州房产  广州房地产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