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项目经理的“无木”装修

  巧留“伸缩缝”还要扛住“微振动”

  墙上陶瓷钢板和烤瓷铝板一块块“挂”上去

  轨交正式运营后,每天有上百趟车次进出站台,由于列车运行速度较快,会给站台站厅带来数万次的微振动。而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振动,对装修工程中受力的构件是非常大的考验。这就要求装修公司在装修的过程中对所使用的膨胀螺栓、吊杆、力学转换型材的质量要求十分严格。而且,在装修的过程中必须留足伸缩缝,减缓因震动造成的对站台内物件的影响。

  伸缩缝是工程在装修过程中都要预留的。但是轨交站对伸缩缝的要求尤其严格。“像地面石材,要求每隔8米就必须要有一个伸缩缝。墙面与顶面、墙面与墙面之间装修时都不能进行硬性连接,需要留出不小于8厘米的预留空间。”沈云告诉记者,这些轨交站点的施工工艺其实难度不大,美瑞德公司之前也有过装修地铁站点的经验,这需要装修人员在施工的过程中,除了严格按照规范选用符合国家规范的吊杆、龙骨、受力构配件外,更要用心和细心。

  “要说与普通地面工程装修的区别,还有很多。”沈云介绍,就比如墙面装修,平常家装瓷砖都是直接贴到墙面上就行了,但是轨交站就不行,车站的墙面装修采用的陶瓷钢板和烤瓷铝板,它们都是一块块“挂”上去的。装修时,工人在墙壁上钻孔,安装钢支架基层,在钢支架间嵌放一块块钢板,镶嵌到墙上。

  按照设计要求,轨交车站的设计风格是简洁大方,并融入苏州地方的文化元素。早在设计装修方案的时候,1号线就明确了以一线一景、一区一景、一站一景来体现整条轨道的共性与个性。“我们参与装修的5个站点,都位于园区。园区段的要求是用较为热烈的暖色系来代表工业园区的活力和开放中苏州的热情。5个站点在颜色、形式表现上有很多共性的东西,但在顶面中间又需用不同的图案来表现个性。沈云告诉记者,在他们参与装修的五个站点中,东环路站装修难度最大,主要是顶面U形挂片呈现的是三角形的造型,采用的是斜向拼接。“这就需要我们在装修时,对每个挂片进行精确的计算,精确定位每根挂片的造型和尺寸,做到斜向拼接高度吻合。”沈云说,他们计算过,在别的工程上装修1平方米的时间,在该站点装修中只能做0.2个平方米。

  大型吊车、吊篮没有用武之地

  每站7000块石材700块钢板全用人工抬下去

  轨交站点装修还有一个难题就是大型物件的搬运。受制于地下有限的空间,轨交站台在装修时无法使用大型的吊车、吊篮等工具,因此在装修中使用的钢板和石材全部使用人工搬运。

  沈云告诉记者,轨交站装修对钢板、石材都规定了统一的尺寸。地面石材长900毫米、宽600毫米、厚20毫米;墙面干挂的石材长1200毫米、宽600毫米、厚30毫米; 钢板长3米、宽1米。“这些都是非常笨重的大物件,其中每块石材的重量约60公斤,一块钢板重约100多公斤。每站平均需用7000多块石材、700多块钢板,全部是用人工抬下去的。”

  除了石材和钢板,还有一个重物体需要人工搬运,就是广告灯箱,每站有40多个广告灯箱,每个广告灯箱有300多公斤,需要8个人才能抬起来。

  “整个站点装修,我们总共用了138天,是承接装修的公司中动作最快的。现在想起来,这一百多个日日夜夜,每一分每一秒都是高度紧张。”沈云说,在施工过程中,隧道内经常有工程车运行,前期有施工轨道车,后期则有轨交车辆试跑,这对装修人员的身心都是极大的考验。

[上一页] [1] [2]

本文导航

  • 轨交站装修 防潮防霉是第一要务
  • 一个项目经理的“无木”装修
关键词: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