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林特:问题电梯再次闯关 增资过程如同儿戏

资料显示,博林特现任董事长康宝华的出资即有诸多瑕疵,博林特于2001年9月成立时,康宝华与庄玉光分别出资400万元和100万元,分别占80%和20%的股份,但奇怪的是,两人的出资均由“远大铝业集团”垫付。

  增资过程如同儿戏

  资料显示,博林特现任董事长康宝华的出资即有诸多瑕疵,博林特于2001年9月成立时,康宝华与庄玉光分别出资400万元和100万元,分别占80%和20%的股份,但奇怪的是,两人的出资均由“远大铝业集团”垫付。在之后2002年7月的二次增资中,远大铝业同样代康宝华缴纳新增注册资本3600万元,代庄玉光缴纳新增注册资本900万元。

  然而这些“垫付款”事实上在当时并未以正常的方式作为注册资本进入到博林特,直到2010年8月博林特上市进程已然开启之时,外界方才获知8年前二次增资时的“垫付款”是以当时正在建设的厂房和办公楼资产作为出资,而这些资产一直没有办理产权登记,甚至无法过户到博林特名下,这使得当时的出资疑点重重。

  而在2002—2010年的8年时间里,博林特的股权又发生了数次变更,康宝华与庄玉光于2005年和2006年将股权转让给远大铝业。至2010年8月,才又以协议的方式用现金4500万元“置换”当初的二次增资资产。

  有业内人士表示,博林特的增资过程极其不规范,事实上当时没有办理产权登记的资产根本就不能用于增资,甚至不排除虚假出资的可能。而即使假设当时确实以资产进行出资,但在正常情况下,未办理产权登记的资产根本无法进行评估,当时的增资各方如何绕过了评估程序,无人能知。

  博林特在招股书中表示,当时未进行评估的原因是“上述房产正在建造过程之中尚未完工”,但“未完工”的说法恰恰又与当时的增资行为形成了矛盾——“未完工”的无法办理产权登记的资产,如何确知可以具备4500万元的价值进行增资?

  即使不讨论当时的增资方式是否合理合法,单以8年后的以4500万元现金进行置换的方式而言,也存在瑕疵,事实上在事后8年再以同样的金额“置换”当初的不规范出资,仅仅是名义价格上的一致,而未考虑8年间实际价值的变动。如果考虑实际价值的变动,则8年后以等金额“置换”事实上是有利于老股东,假设博林特上市成功,这一置换方案显然对新进入的投资者并不公平。

  除增资过程极度不规范外,博林特电梯在财务数据上的诸多前后不一致,亦显露公司存在过度依赖政府补贴、母公司涉嫌逃税、以预计负债利润调节等问题,本刊将对此作进一步的报道。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