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房企首季存货1.66万亿 6月或成楼市分水岭(2)
除了上述房企之外,碧桂园、世茂房地产今年前4月销售均价也分别同比上涨7。5%和5。2%。另有监控数据显示,今年前4月,百城住宅平均价格为1万元/平方米,该数据环比3月上涨1%。这也是自去年6月以来,该数据连续第11个月环比上涨。从同比数据来看,百城住宅价格与去年前4月相比上涨5。34%。
在中原地产研究总监刘渊看来,房地产企业资金链压力的日益减小,是以价换量的优惠措施结束、楼盘价格保持坚挺的主要原因。Wind数据显示,一季度152家上市房企实现净利润154。59亿元,同比增长29。71%。在净利润大幅增长的同时,作为房企未来业绩“蓄水池”的预收账款也实现历史新高,达到6435。71亿元,同比增长36。52%,较去年年底增长了14。79%。薛建雄也对时代周报记者指出,由于去年底和今年初楼市出现了一定幅度的回暖,房企积累了一定资金实力,降价动力明显不足。但目前国内宏观经济形势在下滑,购买力不足,楼市供需还处于胶着博弈状态,预计到6月中旬市场向上还是向下才会明朗,预计届时房企有可能进行大规模促销。
调控政策仍将从紧
“房企销售均价的变化决定着整个房地产市场的价格走向,这一指标的逆市上涨,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置调控政策于两难境地。”兰德咨询总裁宋延庆对时代周报记者分析称。
事实上,为了平抑房价,4月24日,广州紧随北京之后进行限价。不过这一系列举措,丝毫没有减轻暗自汹涌的房价上涨预期。广州某开发商代表对时代周报记者介绍,不少在预售红线上的高价房,可能会选择所谓的“精装拆分”模式,即精装楼盘预售价格与装修价格相分离策略,以毛坯房价格申报,过建委预售红线后,在实际销售中,单算装修款进行“曲线加价”。
广东工业大学房地产高级经济分析师申格联表示,限购、限签、限价、限涨四大现象实为地方政府的无奈之举,因为在目前还没有出台针对持有环节的调控政策之前,只能从销售环节进行调控。
但可见的是,由于存在房价上涨风险,中央政府不会放松限购。穆迪副总裁曾启贤近日研判称,如果政府实施进一步限购措施,会导致未来6个月国内房地产销售量同比下跌10%-15%,其可能会考虑将中国房地产市场展望降为“负面”。标普报告也指出,一线城市的政府可能会更严格地执行新的调控政策,这可能会抑制交易量,今年后续时间房地产的销售可能进一步放缓。
而中国社科院发布的《房地产蓝皮书》也显示,房地产市场供需总量和结构矛盾积累多年,进入2013年调控难度进一步增大。同时,党的十八大后国家经济政策向促进城镇化和改善民生倾斜,预期房地产调控方向也将围绕这两大主题展开。存量住房交易所得税、住房持有税、限购限贷、住房保障等房地产政策还可能在调控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而今年房地产信贷政策继续从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