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区部分小区围墙架“电网”防盗
今年以来城区多个小区争相安装“电网”
南京日报讯 昨天上午,记者在中央路上的天正湖滨小区看到,这里的部分围墙正在安装电子围栏,电线、警示牌都已经布上。一名小区业主称,这是一个高档小区,安防原本很好,但今年以来小区连续发生两起入室窃案,物业公司于是决定安装“电网”。
紧邻该小区的汇林绿洲小区已经装好了“电网”。记者看到,该小区不仅在围墙上安装,连商铺楼顶上都有架好的“电网”。
记者随后又来到建邺区,奥体新城翠杉园、海棠园、青桐园、滨江奥城静思苑等小区的围墙上,也都架上了“电网”。
“主要是为了小区安全。”汇林绿洲物业管理处主任熊宁霞说,前年未安装电子围栏时,小区虽然配了70多名保安,监控、红外也很齐全,还是有小偷能翻墙进来。电子围栏自去年年底装好后,至今小区未发生过窃案。
熊宁霞介绍,栖霞建设在城区的几个高档小区,包括云锦美地等,都准备安装这种电子围栏。此前,这种产品主要安装在仙林等地区,像天泓山庄、汇林文庭都在去年甚至前年安装的。现在,城区小区也开始使用这种产品。
是否安全?厂家称“电不死人”
这种标注“高压危险”的电子围栏是否安全?记者拨通了为天正湖滨小区安装电子围栏的上海一家厂家的电话。
“这是脉冲电流,不是交流电,电不死人的。”厂家一位人士称,小区电子围栏使用的是脉冲电流,电流很低,碰到后只会致人肢体发麻,不会带来伤害。而且,这种产品都在保险公司投保,如出现意外,保险公司会赔偿。
在汇林绿洲,物业主任熊宁霞对于“电网”的安全性也充满信心,“我摸过的,就是手有点麻,马上松手就行了。”
“如果说有可能造成伤害,那就只可能是人在触碰到两根电线后,因手发麻而从墙上跌下来。”滨江奥城静思苑业委会主任朱兆明说,此前也有人质疑过他们小区装“电网”可能伤及爬墙的人,但他认为,只有小偷才会去爬围墙。
谁来出钱?多个小区都从公共维修基金走
据了解,这种电子围栏造价并不高,根据材料不同,每米80—150元不等。如果小区围墙四周有1000多米,总费用10多万元就行。
这笔费用,奥体新城、滨江奥城、汇林绿洲等小区都是从公共维修基金支付。也就是说,不需要业主花钱。至于电费,由于用电量很小,从公摊费用中走。
据市住建委一位人士称,小区公共部分,公共设施、设备的维修、更新、改造,都可以申请维修基金。小区安装电子围栏,属于安保类公共设施改造,可以申请使用公共基金。
不过,公共维修基金的使用有严格程序,必须经小区三分之二以上的业主同意。
争议:附近小区居民有意见,警方称没有禁令
从采访情况看,装了“电网”的小区居民、物业都反映效果很好。但是,也有质疑的声音。位于黑龙江路上的一个无物管小区部分居民,就对附近高档小区争相装“电网”表达了不满。一位居民称,这些“电网”有可能把小偷赶进他们小区。
在奥体地区,由于围墙普遍采用栏杆式的围墙,电网离地面都不是很高,也有过路市民担心危险。
市供电公司一位人士称,这种电子围栏在安装使用时未经过供电部门审批,但该人士认为,这种产品跟普通电子产品一样,只是在使用电力资源,他认为应归公安部门管理。
记者采访多个派出所得知,目前警方还没有对小区安装“电网”拟定统一标准,基本都是小区自发行为,警方既没有禁令,也没有许可。而生产、制造电子围栏产品的厂家众多,也处于无序竞争状态。
新闻提示:
四至六条电线,再配上“高压危险,请勿靠近”的黄色标牌,最近,我市城区一些小区围墙上,这样“电网”逐渐多了起来。记者昨天先后在鼓楼、白下、建邺等区采访发现,越来越多的小区开始使用这种新式防盗设备。
记者采访得知,这种“电网”的正式名称叫电子围栏周界报警系统,原来主要是在仙林、奥体等入住率较低的新城区安装,从今年初开始,“电网”开始大规模向城区小区进军。
装了“电网”的小区,都说效果很好;但也有质疑的声音,一部分来自相邻小区,另一部分则是对“电网”整个行业缺乏监管的担忧。
小区安防产品迎来“电时代”
小区是否安全,是很多市民关心的民生话题之一。记者从数位老社区民警处得知,小区安全防护产品,随着社会发展不断更新,目前已经历了三代。
第一代防范产品的代表作是防扒刺。这种由铁丝、钢锥构成的纯物理防范系统,目前仍在很多老小区采用。但是,这种系统防范效果有限,一些小偷通过使用厚手套、防护服等手段避开。
第二代防范产品以监控、红外报警系统为主。这种系统尽管使用了较先进的技术,但是最大的缺点是耗人员、误报率高,监控必须有人24小时盯着才有效果,而红外报警系统在风雨天容易出故障,鸟、猫都可能引起误报。
第三代产品就是“电网”系统,从准确性、威慑力来说效果很好,但相应地也带来了对产品本身的安全担忧。
本组撰稿 本报记者 徐涛 本报实习生 董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