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两岸的建筑应自然奔放

  本报讯(记者 洪虹)昨日上午,由长沙市规划局、长沙晚报社主办,湖南保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协办的第二届湘江论坛,时隔一年后再次举行。今年湘江论坛的主题是“以湘江为鉴”,与去年相比进一步深化,主要讨论中国城市的滨水发展模式。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李栓科,长沙市城乡规划局总工程师王慧芳,民进中央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王林教授,湖南省设计艺术家协会副主席杨建觉等政、学、商三界人士,援引众多国内外案例,就滨水开发的最佳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

  湘江与长沙究竟是怎样的关系?湘江两岸究竟需不需要地标?国内外哪些滨水建设的失败案例值得吸取教训?论坛现场,嘉宾们达成了共识:湘江两岸建设的前提是对这条河流的尊重与保护,同时还应重视保留公共空间。

  李栓科认为,开发湘江两岸一定要保住河流自然奔放及其自我修复的属性,两岸矗立的建筑也要自然奔放。湖南保利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安强则表示,保利不在意眼前利益的牺牲,要建与这个城市的自然与文化巧妙融合的建筑。

  为了给这座城市特别是滨水区域留出更多的公共空间,王慧芳在论坛上首次透露长沙正在进行“公共绿道”的规划研究,她表示将会挑选一些特殊地段,如湘江两岸、浏阳河两岸,试点建“自行车道”与“步道”。

  去年3月15日,市规划局与本报联合主办了首届湘江论坛,点燃了湘江两岸建设的第一把火。一年来,在以保利、万达万科、北辰、华远、复地、世茂等为代表的大型品牌开发商的带领下,建设者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滨水开发应与保护更好地融合。此次对滨水最佳开发模式的探讨,将更深层次推动一江两岸的健康发展。-->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