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助力改变贵阳城市格局

  5年建成“三环十六射”

  近年,不少外地游客惊讶贵阳的变化之大,其实,不仅仅是外地人,就连很多土生土长的贵阳人,在生活了若干年的城市中迷路也并非新鲜事。这些都缘由于贵阳市日新月异的城市道路建设。

  2007年开始,不少人说贵阳就像一个“大工地”,也就是从2007年开始,贵阳“三环十六射”路网建设正式拉开大幕。

  在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路网建设者们采取“5+2”“白+黑”的作业方式,科学施工,交叉作业,保证工程的顺利推进,甲秀南路、北京西路、贵金线、油小线、水东路等的建设如火如荼。

  2009年12月18日甲秀南路正式通车;2009年12月23日水东路正式通车;2009年12月31日机场路正式通车;2010年1月12日北京西路正式通车;2010年1月18日黔灵山路正式通车;……

  如今,盐沙路、东站路、富源南路、桐荫路最后四条道路的建设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三环十六射”城市骨干路网建设即将圆满画上句号。

  这幅圆满的城市交通画卷,看到的不仅是中心城区交通更加畅通,金阳、小河、乌当、白云、花溪等区域的连接更加紧密,半小时经济圈不再是个梦。而与此同时,贵阳市二环四路城市带各城市功能板块的开发建设也随之加速,除了已经进入贵阳开发的保利、美的、远大、绿地等央企、百强企业外,碧桂源、香港俊发等越来越多的企业入驻贵阳开发,贵阳的城市吸引力今非昔比。

  骨架已经搭好,贵阳市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蓄势待发。

  二环四路城市拓展贵阳核心区

  “以前从一个区到另外一个区,坐车起码要一个小时,现在从中心区到花溪、到金阳、到白云,自己开车20分钟就到,非常方便。”很多贵阳市民发生这样的感慨。其实贵阳市交通路网的形成,带来的不仅仅是市民出行的便利,更推动了二环四路城市带的建设。

  据了解,二环四路城市带规划总用地面积105平方公里,城市建设用地92平方公里,新增开发(改造)建设用地52平方公里,预计聚集城市人口80万人。共涉及4大类共15个功能板块。

  其中商务商贸功能板块包括火车北站综合枢纽商务功能板块、富源交通商贸功能板块等;旅游功能板块包括黑石头森林休闲旅游功能板块、奶牛场山地户外体育旅游休闲基地功能板块等;文化、休闲板块包括小关生态体验文化创意功能板块、红岩生态休闲功能板块、甲秀南路大学城科技功能板块;综合、服务板块包括三江口综合中心功能板块、金竹新兴产业服务功能板块和机场路龙洞堡空港服务功能板块。

  在各区域板块的设计上依托了区域优势。定位于未来贵阳经济、政治、金融、交通新中心的金阳新区着重于商务商贸,而花溪区则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人文优势,着重打造湿地生态旅游功能板块及大学城科技功能板块等。这种科学规划,为贵阳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样,板块周边的楼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板块的形成与楼市的发展共同促进贵阳多中心的产生。

  目前,12个功能板块的48条道路已经开工建设。这个按照“融入国际化、实现现代化、体现人文化、突出生态化”和“世界眼光、国内一流、贵阳特色”打造的城市带,计划5年左右时间,将成为交通最便捷、功能最齐全、设施最完善、景观最靓丽、环境最优美、居住最适宜的生态文明示范带。届时,贵阳核心区将拓展到近200平方公里,面积比原有老城区扩大5倍。

关键词:宏观政策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