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学张雷:用熟悉的材料做出陌生感
材料的选择是建筑师必要做的最重要决策之一,然在设计过程初始阶段,这通常不会被提出。同样,学生时代也往往被分开来教授材料和设计,好像两者互不关联。但随着整合设计和建造项目的发展,设计和材料之间的联系表现出前所未有的重要。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建筑设计与创作研究所所长张雷就此话题接受了新浪地产(微博)记者的采访。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 张雷
人物简介
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建筑设计与创作研究所所长;张雷联合建筑事务所(南京 杭州)创始人兼总建筑师。
二00九年五月张雷被英国ICON杂志选为全球20位最有未来影响力的青年建筑师;张雷建筑工作室被美国《建筑实录(Architecture Record)》评选为2008年全球十大设计先锋(Design Vanguard 2008)事务所(建筑师),排名第一;2011年《世界建筑》第四期专题出版张雷的作品专辑“材料意志”,这也是WA第一次系统评析中国建筑师的建筑作品。
代表作
混凝土缝之宅,诗人住宅,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展览馆,郑州郑东新区规划展览馆,青城山方力钧美术馆,广州博物馆新馆,CIPEA四号住宅,扬州三间院,苏州“锦绣苏州”别墅,南京市规划局办公楼,杭州万科南都良渚文化村商业街区,莫干山高尔夫别墅,北辰长沙三角洲项目展示中心,厦门万科金域华府项目示范区,天津滨海新区于家堡中心商务起步区金融写字楼,大连北方生态慧谷,成都东区音乐公园、鄂尔多斯20+10总部基地等。
正文
从建筑实践生涯一开始,张雷就把材料作为概念的重要起点,他认为材料及建造方式是建筑生成的基本动力,建筑的文化属性是通过材料实现的,建筑和人的关系是通过材料传达的。他觉得:建筑的外面这层衣服,是一个媒介,一方面它和城市环境相联系,一方面和里面的使用属性相联系。
用材目的是什么?张雷给出的答案是:和周围环境有融洽的关系、符合建筑的使用特质、具有很好的建造合理性。他认为材料的完美应用,就是以上三方面和材料的选择均有完美的契合度。要做到这一点,张雷提出三点: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即因地制宜;要有坚定的理念,即能把简单理念贯彻到最充分;要有职业的态度和专业技术能力。
张雷对材料取舍的原则是“合情合理”,切入点是“因地制宜”。从材料来讲,他觉得不同材料的选择,是选择不同的建造方式,也选择不同的建筑和环境发生关系的方式。
因为人类将很快面临资源匮乏,张雷认为:可持续性的的材料将是21世纪以后人类不得不做出的选择。他同时建议: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讨论应该是严肃而科学的。
还想对材料作出哪些尝试?张雷的回答是:熟悉的陌生感,即用熟悉的、普通的材料做出具有未来特征和特殊魅力的建筑。
建筑的外面这层衣服,实际上是一个媒介
新浪地产:您何时及为什么,会开始重视材料问题?
张雷:材料及建造方式的选择是人类拥有固定居所、生活开始的起点,也是因地制宜解决设计问题最为有效的途径。从建筑实践生涯一开始,材料始终是我认为的概念的重要起点。
新浪地产:作为建筑师,您觉得建筑的作用是什么?您如何看待建筑和材料两者之间的关系?
张雷:建筑,对于社会,是人类文明的物质体现;对于个体,是身体和精神的庇护所。
首先,建筑的文化属性是通过材料实现的。我们所说的材料,不单包含材料本身。不管木头还是砖头,如果只作为拥有原始物质属性的东西,是没有文化的;但如果把建造方式加到里面,就有文化。如果用材料按照地方的建造方式建造房子,这就有文化。文化不是说样子看起来怎么样。
第二,建筑和人的关系是通过材料传达的。房子是人用材料造起来的,当然就表达人对自然、生活的理解,所以很多没有建筑师的建筑,可能这方面反映得会更加本质一点。
新浪地产:有传闻说,张雷认为建筑如同时尚,新鲜和时髦的外观才是要旨。
张雷:我肯定没这么说过。我是特别重视建造,就是所谓的Tectonic,通过合理用材达到想要的效果,我特别希望外层和里面的空间是有关系的,而不是说没关系。
建筑的外面这层衣服,实际上是一个媒介,一方面它和城市、环境相联系;一方面和里面的使用属性相联系,所以它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