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 DOMOARTS 造境——雕塑艺术沙龙展

新浪地产设计

0.jpg



IMG_5582(20221031-105316).JPG


2022年11月7日,DOMOARTS造境-雕塑艺术沙龙展举办,地点在北京居然之家北四环店杜玛壹家展厅,多位艺术家、雕塑家的作品聚集一处,在现代东方气质的原创家居空间中,呈现各自独特的艺术之美。


IMG_5794.JPG



_DSC4129.jpg



_DSC4026.jpg


内外两重空间的杜玛壹家展厅,是一处全方位多场景生活空间,这里是DOMO家具在北京的旗舰店。其间,黛黑金属、本原木色勾勒出厅堂卧房家具的主调,素白、青碧、姜黄、靛蓝等各色织物与软枕,与四季呼应配搭点缀。


_DSC4228.JPG


展览中,多件雕塑作品与家具共处,一并诠释生活艺术化的主张。这些雕塑作品大小形态各异,它们被精心安置,在观赏中自然而然走进视线。与通常艺术品占据空间主导并彰显自身存在感不同,它们并不显得突兀,而有一种根植于此的恰如其分。


_DSC4110.jpg



_DSC4112.jpg


事实上,这是赖亚楠与阿福联手策展的共同愿望——人是生活的主角,艺术品走进生活的那一刻,理应与三餐四季的美妙感知和谐一体。此番艺术家们也希望将自己的作品,不再仅仅属于艺术圈或拍卖会,而是真正以平等、亲和的方式,出现在大众视野。现场观者更在步移景异的游走中发现,身在DOMO的世界,用艺术和爱来造境生活,才是生活的真谛。


_DSC4068.jpg



_DSC4076.jpg


通常来看,在单一品牌的家具展厅,有如此强大阵容的艺术作品展出,实属罕见。作为策展人之一,艺术院校出身的设计师赖亚楠在“艺术、生活、设计”之间权衡了很久,谈到此次展览的初衷她表示:“人们通常认为,艺术品是高高在上的,是存在于艺术馆和博物馆里的。但我认为眼下,人们对日常生活的需求正在超越物质层面,而这个时候,是艺术走进生活的最恰当的时机。”


_DSC4081.jpg



_DSC4042.jpg


上大学时,赖亚楠经常流连忘返于美术馆的各类艺术作品前,正如罗素所说的:人的生活的真谛不在于穿衣吃饭,而在于艺术、思想和爱。尽管专业的展览稀少,每到周末,赖亚楠便会在图书进出口公司的书架前一待就是一天,等到要关门的时刻,赖亚楠才各种纠结地用省下来的钱把极为喜欢、又无法在短暂时间内看完的画册买走。


“对于捉襟见肘的我来说,定是越厚越划算。”赖亚楠说道。那时的他们,是一群只要提到”艺术“便懵懂兴奋的孩子。一群视艺术为生命的美院学生对于艺术的追求是狂热的,以至于在校园偶遇某位喜欢的艺术家老师,都会难以遏制得激动许久。再回想起那时的激动,其实是因为艺术离自己的生活还是太过遥远。莫迪里阿尼的画、贾科梅蒂的雕塑、雷内的摄影佳作,这些令人心驰神往的作品都在博物馆里,在殿堂级的象牙塔里。艺术,近在咫尺,却又遥不可及。


毕业后,赖亚楠作为一名以塑造优质空间环境为职业的设计师,在开放变革的浪潮下切实地参与到了社会环境、人居面貌与艺术生态等一系列巨大而深刻的变迁中。那些曾经被她热爱的艺术品,不再是以艺术运动与艺术家群体构成来呈现的艺术存在方式,而是被当今开放和多元化的艺术家个体存在方式取代。艺术的商业化,大众审美的提升,成为推动艺术品走入人们生活的底层动力。艺术,在某种程度上,变得触手可及。


_DSC3983.JPG



_DSC4144.jpg


多元化与个性化的需求正在显现,新生代消费群体逐渐摒弃从众的消费观,如何挖掘他们的精神诉求与现实需求,是每一个活跃在市场中的家具品牌必须思考的问题。互联网的信息洪流,正在冲刷着固有的价值观、审美观,作为生活方式缔造者的家居从业者和设计师们,正在经历比以往更高的挑战。如何能够保持自我并拥有独树一帜的市场魅力?答案就在未来,值得深入探索。


_DSC4073.jpg



_DSC4138.jpg


据统计,本次展览囊括雕塑作品64件,参展艺术家包括程一峰、高孝午、牛淼、王大朋、吴大伟、谢克、张峰、张慧、章华、邹超等。展览将持续到2023年1月7日。


_DSC4349.JPG



_DSC4354副本.jpg



_DSC4369.JPG



_DSC4386.JPG



_DSC4391.JPG



_DSC4421.JPG



_DSC4443.jpg



IMG_5591(20221031-105348).JPG


000000
分享中心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朋友圈
  • QQ空间
  • 点击关闭分享
    相关文章
    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