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荟雅集,茶逢知己,现代茶空间的艺术碰撞

新浪地产设计

  所谓雅集,文人雅士品茗论诗、赏画吟词,虽是古代文人墨客会友形式,却也被流传至今。茶文化,极富有古老韵味及东方色彩,传承而今。当茶文化碰上现代生活方式时,会有怎样惊喜的变化。将茶文化赋予于茶空间,以茶家具为呈现方式传递艺术魅力,“茶荟”也正在探索更多未来茶空间的多元化可能。



微信图片_20200822154547.png



  茶荟雅集第二期:茶逢知己,在8月21日深圳国际家具展的“茶荟”空间中圆满落幕。朱小杰、侯正光、周宸宸、黄建辉、吴代杰、唐金铁六位设计师在现场,以茶会友,关于未来茶空间及茶文化生活方式的探索,也在悠扬婉转丝竹声中开启。



微信图片_20200822154559.png


朱小杰


微信图片_20200822154605.png


周宸宸


微信图片_20200822154611.png


吴代杰


微信图片_20200822154615.png


黄建辉


微信图片_20200822154620.png


唐金铁



  这场对话,从茶空间及茶家具的设计开始,深入探讨了在现代生活方式下茶文化的状况以及未来呈现的形式,当设计与艺术融入茶空间,是否会将深入到更年轻的生活方式。



  六位设计师的作品中,或复古、或简约、或现代,取材自然,以现代人的生活习惯为基础,将实用、舒适、美观、艺术、可持续等多元素结合,在“茶荟”展位的现场呈现了多重不同风格特色的迷你茶空间,即便是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却也能够找到一方宁静之所。



  当谈到未来茶文化及茶空间的展现形式时,各位设计师也表达了自己的生活态度及设计思考。



微信图片_20200822154624.png



  黄建辉:现在的年轻人喜爱穿汉服出街,其实不必局限于这些种类,这有赖于设计师们设计出更多样的作品,让年轻人审美更加多元。



  不论是茶叶还是茶台,许多重视茶的人会非常讲究茶的器具,我们要根植于自己的文化,从本民族文化出发,做出适合国人的好设计。



微信图片_20200822154628.png



  朱小杰:怎么样喝茶方便,就是我设计的全部。我所有的办公、生活、思考人生,都在与茶的相处中,我在设计茶桌中,非常注意实用性。设计与艺术的差别,还在于是否注重功能性。我的设计会在保证功能的前提下,再去考虑其美感。



微信图片_20200822154631.png



  侯正光:接受茶荟的邀请是在一年多前,于公于私都觉得这是自己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怎么样平衡理想和现实,是我一直在考虑的事。我认为做茶应该有忘我的状态,坐在茶桌上的人都是平等的,不应区分主次,喝茶应该是一件平等交流的仪式,能坐在一张茶桌前,更多的是缘分。



微信图片_20200822154635.png



  唐金铁:我特别喜欢木头,这次也带来了自己的作品,作品木材来自意大利西西里岛,对材质多元化的应用是这件作品的独特之处,在满足功能的同时,体现出材质的美感。



微信图片_20200822154638.png


微信图片_20200822154642.png



  吴代杰:我非常崇尚大自然,茶叶本身也属于大自然,我的创作理念来自于自然景观中的溪流、石块等,将美定格,做成一台茶桌、一把茶壶,达成精神和心灵的共生关系。



微信图片_20200822154647.png


微信图片_20200822154651.png



  一器一皿、一桌一凳,一盏茶、三好友,促膝而谈、相聊甚欢。现代社交中的礼仪浸润茶文化的底蕴,时光变慢、空间流转,即使纷繁复杂的世界里,也总归能有安心之所。就像是设计师周宸宸所讲的:“像很多年轻人一样,我并不懂茶,品不出不同茶的不同口感,但年轻人依旧需要精神的释放,而设计能够成为一种载体,弥补精神的缺憾。”



微信图片_20200822154654.png



  就像是此次的主题“茶逢知己”,当我们行走在这个有限的策展空间中,中庭丝竹悦耳、茶桌间茗香缭绕,不论是名满天下的西湖龙井还是珍藏级的普洱孤独丸,在茶空间的承载下,都将被赋予文化艺术的烂漫。茶荟雅集第二期的会友,伴随着记忆中的四溢茶香。



  期待的是下一次的相遇。



微信图片_20200822154657.png



咨询电话:13606631426


000000
分享中心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朋友圈
  • QQ空间
  • 点击关闭分享
    相关文章
    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