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 | 北京中关村鼎好电子大厦升级改造

新浪地产




“鼎好大厦”位于被称为“中国硅谷”的北京市中关村,分别建成于2003年和2008年,是一个由商业和办公构成、建筑面积约20万㎡的综合设施,本次的项目便是对其进行升级改造。中关村驻有许多IT企业的总部,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也坐落于附近,是北京先进企业的集结之处。该建筑位于北四环的拐角处,中关村地区的门户。项目地下2层与地铁4号线中关村站直接相连,是该地区地标性的存在。随着时代的变迁,曾经一度繁华的尖端电子元件市场日渐式微,建筑内混杂了数不清的小型零售商店。所以,在本次的更新改造中我们面临着一项挑战,除了将用途转变为需求日益增长的办公功能外,还要使其作为高端办公楼焕然新生。


12.jpg


成为中国脱碳先驱者的城市更新模式


该更新改造项目没有采用中国曾经盛行的“拆旧造新”的城市更新方式,而是通过利用现有结构体将建筑从商业用途改为办公用途并重新配置楼面进行结构体的改造。此外,还通过更换整个建筑外装实现建筑外观的全面翻新。与拆除原有建筑后建造新建筑相比,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减少了63%的二氧化碳排放量(Embodied Carbon Emission)。与此同时,建设成本降低了62%,工期也缩短到新建的一半左右,这种模式有助于降低再开发项目的投资回收风险。


13.jpg


城市中经常能够看到许多不知名的老旧建筑,如何利用这些城市存量并赋予其新的价值,使之在提升改造后继续使用正在成为中国主要城市面临的政策课题。在此背景下,本项目作为兼具低碳化(Decarbonization)与可行性(Feasibility)的城市更新示范项目,也受到了北京市政府的关注。








通过建筑结构体的改造实现容积的合理再配置


该建筑曾经是大开间的商业建筑,我们在作为办公室价值较低的建筑中央从首层向顶层挖空形成中庭,将自然光导入作为公共部分的挑空空间,从而确保楼层任意位置的采光环境。虽然因为开挖中庭损失了部分面积,但通过在作为办公室具有较高价值的高层部分进行增建,得以确保大楼的总建筑面积不变。进行打开和增建的4,000㎡约占地面总建筑面积的7%,通过尽量减少增减建筑工程量来降低成本,同时根据改造后的用途对楼面重新进行优化配置,成功地提高了建筑的商业价值。





连接车站与周边地区、繁华与创新的枢纽功能


该建筑原有一条从地铁站通到中关村中心的自由通道贯穿地下2层商业。然而,这条通道却行人稀少,光线昏暗,并未得到充分利用。因此,日建设计采用经验颇丰的TOD手法,通过地下通道沿路的商业繁华将地铁站与城市连接在一起,旨在创造城市活力的连续性和提升整个中关村地区的价值。


16.jpg


该建筑作为中国创新中心中关村的地标性建筑,将连接地铁站与城市的繁华与本项目的公共空间相连,从而打造出与城市相连且不断扩张的创新网络。通过在这里展示、体验和交流创新成果,形成引发更多创新的协同效应和生态系统,我们期待中关村地区能够进一步发展成为创新中心。


18.jpg


符合新时代环保性能要求的外装全面翻新


作为中关村这个各种才能技术相互切磋碰撞的创新地区的象征,建筑外装以不同材料的“镶嵌”为主题进行设计。通过使三种外装体量呈现出“镶嵌”般的视觉效果,将巨大的墙面按照周围比例进行分割,并使其与街景和谐相融,同时又控制了立面的比例。


17.jpg


原有商业设施采用在外围部分配置核心筒的平面形式。通过配合需要窗户进行自然通风的办公室和外装背后是墙壁的核心筒配置构成“镶嵌”图案,在将原有设施的记忆铭刻到外装设计中的同时,将功能性要求整合到外装中,从而实现了与现代化高端办公楼相匹配的外装设计。我们将自当初新建已有十几年历史的外部装饰全部拆除,将布满商业招牌和玻璃的外立面全面翻新为Low-E玻璃幕墙。通过这次的改造,与使用原有大楼相比,Operational Carbon降低了35%。

000000
分享中心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朋友圈
  • QQ空间
  • 点击关闭分享
    相关文章
    设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