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国企担当为驱动力 金隅集团匠造从“造房子”到“筑生活”的全维度实践_新浪地产网
关闭广告

以国企担当为驱动力 金隅集团匠造从“造房子”到“筑生活”的全维度实践

提要:2025年5月,一场关于 “好房子” 的深度调研在苏杭大地拉开帷幕。媒体团先后走访了金隅集团旗下天坛装饰华东事业部、金隅杭加杭州公司及安徽公司等房建配套企业,通过实地探访、座谈交流等形式,深入了解这家有着 70 年历史的国企如何以全产业链布局为依托,用“全链条品质管控 + 数智化创新 + 绿色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完成从“造房子”到“筑生活” 的蝶变,为行业树立起 “好房子” 的新标杆。

  2025年5月,一场关于 “好房子” 的深度调研在苏杭大地拉开帷幕。媒体团先后走访了金隅集团旗下天坛装饰华东事业部、金隅杭加杭州公司及安徽公司等房建配套企业,通过实地探访、座谈交流等形式,深入了解这家有着 70 年历史的国企如何以全产业链布局为依托,用“全链条品质管控 + 数智化创新 + 绿色可持续”的发展路径,完成从“造房子”到“筑生活”的蝶变,为行业树立起 “好房子” 的新标杆。

  全产业链协同:“好房子” 建设的底层逻辑

  走进金隅集团在苏杭的项目现场,最直观的感受是其全产业链协同带来的强大生命力。从地产开发的源头规划,到整装服务的细节落地,再到建材生产的品质把控,一条 “设计 - 建造 - 交付 - 运维” 的完整闭环清晰可见。这种全产业链布局,正是金隅 “好房子” 能够从概念走向现实的核心支撑。

  整装服务:重构装修行业的 “金隅模式”

  在天坛装饰华东事业部的展厅里,工作人员向媒体团演示了一套 “智能装修方案”:业主只需输入户型信息和装修偏好,AI 系统就能在几分钟内生成多套设计方案,搭配 3D 效果图和精准报价。这种 “所见即所得” 的体验,正是天坛装饰数智化转型的成果。

  作为金隅集团整装业务的核心载体,天坛装饰通过 “双品牌战略” 覆盖不同市场需求。“天坛装饰” 面向大众市场,提供高性价比的整装服务;“天启大宅” 则聚焦高端客户,在苏杭地区已布局 4 家高端旗舰店,2024 年高端业务占比同比提升 15%。据天坛装饰华东事业部负责人介绍,2021-2024 年,天坛装饰业务签约额从 0 起步,短短四年间突破 20 亿元,这样的增长速度在行业内实属罕见。

  数智化是天坛装饰的 “杀手锏”。ERP 全流程数字化系统打通了设计、采购、施工等各个环节,BIM 标准化设计确保了方案的可落地性,工地 AI 云监管则让业主随时能看到施工进度。“以前出一套效果图要两三天,现在用 AI 一键生成,半小时就能搞定。” 天坛装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智能技术让效率提升了 30% 以上。

  供应链优势更是让消费者尝到了甜头。依托金隅集团全产业链,再加上百余家合作建材品牌,规模化直采砍掉了中间加价环节。“同样的品牌瓷砖,我们的采购价要比市场价低 15%-20%。” 供应链负责人透露,在此基础上,天坛装饰还推出 “0 负担装修” 模式,36 期免息分期有效缓解了装修资金压力,零被动增项则让预算更可控。

  绿色建材:从 “制造” 到 “智造” 的低碳转型

  在金隅杭加杭州公司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一块块加气混凝土板材正有序下线。作为国内历史最悠久的加气混凝土企业,这里的产品有着严苛的品质把控 ——“双百保证” 制度,即原材料 100% 检验、成品 100% 检验,任何一块不合格的板材都会被当场砸掉。“我们的 75mm 薄板能出口澳洲,靠的就是过硬的技术指标。” 金隅杭加杭州公司相关负责人强调:金隅杭加出产的相关材料其抗压强度、导热系数等指标都领先同行。

  金隅杭加安徽公司则展现了智能化改造的成果。科达自动化生产线让板材钢筋单耗降低 10%,蒸汽能耗下降 15%。以前一条生产线要 10 个工人,现在自动化设备一上,3 个人就能搞定,仅能耗下降一项,每年就能节省成本数百万元。

  低碳环保是金隅杭加的另一张 “王牌”。杭州公司的原材料里,地铁砂、脱硫石膏等工业固废占了很大比例,2024 年还拿到了绿色建材最高等级的三星认证,全流程实现碳足迹零排放。“今年我们还要完成厂区光伏板安装和新能源车辆替换,进一步降低碳排放。” 杭州公司负责人表示。

  金隅杭加安徽公司的低碳实践同样亮眼。利用附近热电厂的余气进行蒸养,再加上屋顶光伏发电,一年就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6000 吨。这些举措不仅响应了国家‘双碳’政策,也让产品更受市场欢迎。 2024 年安徽公司战略集采销量达 4.54 万立方,成为长三角装配式建筑的重要供应商

  供应链企业:品质与效率的双重保障

  在金隅的 “好房子” 体系中,供应链企业绝非简单的材料供应商,而是品质的源头和效率的引擎。

  品质保障方面,金隅杭加的 “双百检验” 和天坛装饰的 “天标工程交付体系”(包含 256 道工序、147 项质检标准)形成了全链条的品质管控网。正是这种极致追求,让杭州公司成为 “中国核电唯一指定品牌”,天坛装饰的装修工程也创下了零投诉的纪录。

  成本优化上,供应链企业的 “降本术” 无处不在。生产端,金隅杭加杭州公司通过工艺优化,2025 年砌块变动成本下降 26%,板材下降 5%;金隅杭加安徽公司调整钢筋配比、回收利用余气,生产成本降低 8%-10%。物流端,杭州公司拓展高毛利区域市场,用外协解决非标产品产能问题,安徽公司试点个体运输模式,运费同比下降超 3%。

  创新更是供应链企业的 “基因”。金隅杭加杭州公司研发的快挂功能板、管线一体板,安装效率提升 50%;金隅杭加安徽公司推广的 B04 级产品,保温性能优于行业标准。天坛装饰首创的 “整装 + 新零售” 模式,通过杭州 “天境家居美学馆”、苏州 “小区服务驿站” 等业态,把服务送到了居民家门口,2025 年还计划在常熟、张家港试点轻资产门店,进一步扩大覆盖面。

  核心能力:支撑 “好房子” 的四大支柱

  金隅在苏杭的成功,离不开其强大的核心能力体系,这四大能力如同四驾马车,驱动着企业稳健前行。

  区域深耕能力:网格化布局的 “本土化” 智慧

  金隅地产苏皖管理中心整合了南京、合肥、苏州、常州四城资源,形成了 “高端改善 + 主城刚需 + 城市更新” 的全产品线。“我们在苏州的项目,容积率只有 1.2,主打高端改善;而合肥的项目则更侧重刚需,均价每平米低了 5000 元。” 区域负责人介绍,累计开发的 14 个项目、超 300 万㎡面积,都是根据不同城市的特点量身定制的。“项目总负责制 + 矩阵式管理” 的模式,让资源配置更高效,跨城市协同更顺畅。

  数智化转型能力:从 “业务在线” 到 “生态智慧”

  营销端,华东营销中心打造的 “金隅新材” 集成品牌,通过 6 场设计院推介会打入前端市场;天坛装饰则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吸粉无数,线上订单占比已达 35%。运营端,6 家企业合署办公实现了物理整合,项目信息共享机制让 32 个重点项目推进更有序;天坛装饰的 CRM 和售后系统,能全程跟踪客户需求。生产端,金隅杭加的 ERP 和能源管理系统,让杭州公司的 AI 质检覆盖计划提前,安徽公司的数字化工艺配方优化,让生产效率提升 20%。

  绿色发展能力:把 “双碳” 融入血脉

  金隅的绿色发展不是喊口号,而是实打实的行动。建材生产环节,100% 使用工业固废,金隅杭加杭州、安徽公司都拿到了绿色建材最高认证,2025 年全区域工厂将实现光伏覆盖。建筑建造环节,天坛装饰的 “绿色整装套餐” 标配无醛板材、环保涂料,连胶黏剂都选的是低 VOC 产品。循环经济方面,金隅杭加杭州公司把闲置厂房出租盘活资产,金隅杭加安徽公司的余汽节能系统既节能又治污,实现了 “一举两得”。

  党建引领能力:红色引擎的 “战斗力”

  党建与业务的深度融合,为金隅注入了强大动力。金隅杭加杭州公司与装饰公司联合组建党支部,“爱金隅,建新功” 活动中,党员带头攻克降本难题,2024 年砌块成本下降目标超额完成。安徽公司的 “红色先锋军魂铸企” 品牌,让党员成为科技创新的主力军,2024 年研发费用占比达7%以上,获得 15 项专利。华东营销中心则通过 “线上 + 线下” 学习模式提升团队能力,2024 年基础制造业收入完成率达 149%,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未来展望:国企担当下的 “好房子” 新图景

  面对房地产行业的深度调整,金隅集团展现出了国企的韧性和前瞻性。

  战略上,金隅将持续深耕京津冀、长三角,抓住城市更新、适老化改造等政策机遇。天坛装饰计划 2025 年拓展至 10 余个城市 28 家门店,金隅杭加则立志成为长三角加气混凝土行业的引领者。

  创新上,跨界融合是重要方向。“AI + 整装” 将让设计更智能,“光伏 + 建材” 则能让建筑更节能。天坛装饰正在研发的智能设计中台,能根据业主的生活习惯自动优化方案;金隅杭加探索的低能耗产品与装配式建筑结合,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责任担当上,金隅始终牢记 “国之大者”。金隅杭加杭州公司对接 “以旧换新” 政策,为老旧小区改造提供绿色建材;金隅杭加安徽公司助力装配式建筑产业升级,推动行业标准化发展。正如集团负责人所说:“我们造的不只是房子,更是对美好生活的承诺。”

  写在最后:好房子的本质是“人的尺度”

  金隅在苏杭的实践证明,“好房子”的终极答案在于对“人”的尊重——尊重城市的肌理,尊重居住的需求,尊重产业的规律。从天坛整装的省心服务,到金隅杭加的绿色建材,金隅以全产业链的匠心雕琢,为行业树立了“品质为基、创新为翼、责任为魂”的发展范式。在“住有宜居”的时代命题下,这家70年国企正以“好房子”为舟,载起千万家庭的美好生活向往,在长三角的浪潮中驶向更广阔的未来。

新浪地产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