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地产

朱冬青:推动建筑市场制度创新是更大的生产力

新浪地产

  12月7日,由中国建筑防水协会主办的2024年建筑防水行业年会和第二十四届中国防水技术与市场研讨会在重庆召开,同期举办中国建筑防水协会成立40周年纪念大会、第八届未来领袖高端论坛等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会员代表、建筑防水企业、地方社团、科研机构及媒体等900余人出席盛会。

  在第二十二届中国防水技术与市场研讨会上,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秘书长、教授级高工朱冬青在从行业运行情况、推动制度建设的思考两大方面,分析了建筑防水行业发展趋势及新赛道布局。

中国建筑防水协会秘书长、教授级高工朱冬青

  01 

  2024年防水材料总产量预计达25.38亿㎡

  中国建筑防水协会成立40年的历史,既是艰苦奋斗的40年,也是不断追求和通过制度创新引领行业健康发展的40年。

  朱冬青秘书长介绍:近30年,我国建筑防水行业的发展壮大,都依赖于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依赖房地产和基础设施高速发展,几乎90%以上的企业都是以新建工程为主要市场,以至产品、技术、商业模式、销售网络,均为新建工程而服务,直至今天还深陷不拔。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1-10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77930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5.8%。房屋新开工面积从2020年的22.44亿平方米,到预计今年的约7.3亿平方米,下降2/3。最新数据显示,4年来,新房销售和竣工面积锐减一半,土地销售政府收入下降60%,商品房待售面积增加40%。

  今年9月政治局会议定调“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释放了最强“稳地产”信号,释放了更加坚定得稳楼市基调。多项支撑房地产市场的“组合拳”落地。过去的发展模式已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是大势所趋。

  房地产发展要围绕老百姓在新发展阶段的多样化住房需求,从户外环境、适老化、绿色低碳等“好房子”工程着力,推动住房建设品质全面升级。住房城乡建设部、财政部联合印发通知,明确城中村改造政策支持范围由最初的35个超大特大城市进一步扩大到近30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

  城市扩张转向城市更新,增量拉动转为增量存量联动。朱冬青强调:“以大规模增量建设为主,转为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的行业转型升级拉开大幕。”

  02 

  推动2大制度建设,加强顶层设计

  中国有巨大的既有建筑存量,却没有真正的维修市场,是否需要建立一种制度,以解决当前维修市场的困局?

  “推动制度建设是防水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朱冬青秘书长强调,协会成立40年的历史证明了制度创新对于行业发展的至关重要性。当前,行业正从依赖新建工程市场转向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的转型升级。新建市场的快速下降给全产业链带来了巨大挑战,包括产能过剩和从业者冗余。

  为应对这一挑战,根据香港维修市场经验,朱冬青秘书长提出了推动政府出台老旧房屋强制体检与维修制度,以激活公共维修基金,促进经济增长,消除安全隐患,提升百姓福祉。

  借鉴了法国和欧洲的经验,朱冬青秘书长还探讨了构建防水工程质量保证保险制度的可能性,并提出了在中国推动十年强制建筑工程质量保证保险制度的建议。该制度需要满足工程质量保证年限最低法律规定、最低设计工作年限技术法规、企业产品质量最低保险承诺+第三方认证、保险公司介入的基础条件。

  这些措施旨在通过制度创新,解决行业产能过剩和冗员问题,推动行业长期稳定发展。朱冬青秘书长坚信:通过制度创新,中国巨大的存量市场将为防水从业者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并期待行业在2035年成为世界防水强国。

分享中心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朋友圈
  • QQ空间
  • 点击关闭分享
    热门新闻
    优采招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