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地产

新电梯网汪江华: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技术分析与趋势

新浪地产

  在“三道红线”、“集中拿地”、“十四五规划”等政策影响下,在“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下,房地产行业及配套供应链行业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及挑战。立足新发展阶段,为推进房地产行业发展新格局构建,推动建筑业高质量发展,2021年6月25日由天津市房地产业协会、国家会展中心(天津)联合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优采平台主办的第四届房地产企业家大会暨CREPC优采供应链合作发展高峰论坛在天津中国建筑科学大会暨绿色智慧建筑博览会(GIB绿色智慧建筑展)上举行。

  在本次大会上,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汪江华带来了“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技术分析与趋势”的黑科技分享,以下是会议实录: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约2.64亿,占18.7%,与2010年相比上升了5.44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约1.91亿,占13.5%。我国无疑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老龄化问题十分严峻。

  然而,受当时经济水平、建设标准和相关规范的限制,大量建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城镇住宅都没有配建电梯。据统计,全国需求总量约为500万台,除去因建筑、场地、协商等各种原因无法实现的,保守估计至少在250万台以上,直接带动社会投资可达1.5万亿。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趋严重,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势在必行。这不仅是一项重大的民生民心工程,也蕴含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具有重要的政治、社会和经济意义。

  2018年以来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已连续四年被写进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近期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的相关新闻引发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相关政策表述更是从“鼓励加装电梯”变为“支持加装电梯”,对加装电梯支持的力度越来越大。

  以前加装电梯推进很难,主要是因为居民意见不统一,导致无法实施。2021年1月1日生效实施的《民法典》,更是将加装电梯业主表决的门槛从原来的双2/3降低到双1/2,这为全国范围内加快推进这项民生工程奠定了法律基础,更表明了政府对加装电梯的支持态度。

  政策问题解决了,下面需要解决的就是技术问题。目前加装电梯工程在施工技术上已经从原来的现场施工逐步转向装配化施工。原来现场施工的条件下,不仅场地内非常杂乱,施工周期比较长,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都难以保障,而且扰民的现象也非常突出。

  近几年,国内部分厂家陆续推出“积木式”加装电梯技术,这种技术将电梯井道在工厂内预制成2层或3层,大约6米或9米高一节的钢结构单元,整体运输到工地后现场通过大型吊车进行吊装施工的方式。

  但现实中由于场地内部道路狭窄,建筑之间距离有限,加上周围树木、路灯等的干扰,大型的运输车辆和起重机械难以进入。即使能够靠近施工场地,不仅作业的空间受限,而且安全措施也无法保证,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严重干扰居民日常生活。因此,“积木式”的加装电梯技术仍然存在构建尺寸大、施工场地要求高、

  因此,当下城市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的技术瓶颈主要表现为一下三个方面:一、工厂预制生产的标准化电梯井道结构与各种各样现实需求之间的矛盾;二、大尺寸、远距离的整体式生产与运输导致运输成本高,以及城市限行和交通管制的矛盾;三、整体吊装的施工方式与现实场地局限干扰之间的矛盾,缺少专用的施工起重设备。

  我们给出的解决方案:一方面,改变工厂内整体预制,整体运输的方式。将模块单元拆分成包括支撑结构、维护结构、和机电部件的一体化构件,打包运输,现场组装成单元模块,再进行整体吊装。以提高运输效率,避免大型车辆无法进场的问题。另一方面,通过减小模块单元尺寸,减轻模块单元重量,研发出专用小型施工设备,以应对作业场地狭小,施工环境复杂等限制,提高施工安全性,减少对居民正常生活的干扰。

  目前有两种技术方案:一种是自提升吊装设备,利用下部已完成的电梯井道结构作为支撑,并通过自提升装置,随着电梯井道结构的安装,将设备提升到新的作业高度,逐层进行吊装施工。另一种是顶升施工设备,将设备安装再已完成的电梯基坑内部,采用逆向施工的方法,先安装顶层单元模块,通过顶升施工设备将其升高到一定高度后,安装次顶层单元模块,以及顶层与次顶层单元模块之间的固定连接。

  近五年期内,由天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电气自动化与信息工程学院组成的研究团队参加了大量的相应的标准,技术规范的制定,完成了国家的“十三五”课题,取得了一系列的专利证书。谢谢大家!

分享中心
  • 新浪微博
  • 微信好友
  • 朋友圈
  • QQ空间
  • 点击关闭分享
    热门新闻
    优采招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