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标准赋能城市治理
拿出手机扫一扫,国外进口冷链食品的原产国、批次号、商品名称、食品卫生标准等信息便清晰可见。在疫情防控当下,南海区已将二维码技术应用于冷链食品溯源和监管中,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食品安全。
目前,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南海区多个场景,用科技手段赋能基层治理,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近日,南海推出城市大脑“国际二维码统一赋码平台”,旨在建立统一的政务应用二维码编码标准,打通数据孤岛和数据壁垒,促进信息、数据互联互通。
作为广东省数字政府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南海区今年年初启动城市大脑二期建设,强调数据应用,以“一网统管”为总揽,构建“一中心四张网”的数字政府工作体系,搭建高效透明政府服务平台,打造标杆智慧城市试点,“国际二维码统一赋码平台”正是城市大脑建设的基础发码引擎之一。
该技术通过赋能南海区社会治理网格化平台,对包括企业、三小场所、重点人群、沙井盖、灯柱等所有基本对象实施二维码管理,通过整合公安、安监、环保、工商、卫健、城管、水务等11个部门近200万数据,实现全区“一张图”管理。
近期,南海区也将在城市管理领域全面推广使用国际二维码,推出12个智慧应用场景,为户外广告、门前三包、建筑工地、渣土车、村居、环境卫生、园林绿化、市政设施、水道内河、路段养护、公厕、临时摆卖点建立二维码身份标识,扫一扫街边的古树名木,便可知其管养情况……
在经济领域,南海区通过二维码创新技术和龙头企业相结合,引导制造类企业在大规模定制、智能制造、产品追溯、网络营销、售后服务、客户管理、智能仓储物流等行业领域使用国际二维码。目前南海区本土品牌ABC卫生巾、西樵镇的水产养殖大户何氏水产都已使用国际二维码。
“利用统一标志和国际二维码具备的灵活可信、全球互联的独特优势,也非常有助于我们的产品走向全国、全球市场。”何氏水产副总裁王丁旺介绍,何氏水产每条鱼身上都有一个二维码,记录了活鱼来源、暂养池、监测数据和运输时间等信息,这已经成为他们的产品卖点之一。
南海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在省、市统一框架下,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广东省数字政府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历史机遇,以数据赋能加快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和城乡数字化融合发展,统筹制定“一网统管”总体架构、平台设计、功能建设、数据资源等相关通用标准,推动各部门、各镇(街道)基于通用标准开展数字化建设,实现城乡治理“一网共治”,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政府运行“一网协同”,数据赋能“一网兴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