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立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长效机制
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调控力度持续加大。不仅出台调控措施的城市个数明显增多,调控在一些城市的力度和深度也在加大。许多热点城市的调控措施不断加码。如北京在3月份连续多日持续出台多项调控措施,彰显政府遏制房价过快上涨势头的决心。
当前,热点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情况得到了基本抑制,房地产市场总体处于平稳态势。从短期来看,一些城市进入了观望期。房价的过快上涨容易积累泡沫,不利于宏观经济的稳定,也不利于解决住有所居问题;房地产市场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强,大幅回落也不利于经济增长。因此,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从长期来看,房地产市场还是要靠加快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来赢得其平稳健康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该处理好关于房地产市场的几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短期和长期的关系。多地出台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一些热点城市的房价过快上涨的趋势被控制住了。然而,房地产市场中的一些矛盾仍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一方面,在当前情况下,以调控措施抑制房价过快上涨有其必要性,应该落实好地方政府制定的各项调控措施。另一方面,从长远看,要避免楼市再次走向过热的轨道,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就必须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加快研究和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房地产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
二是处理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责任。应该明确的是,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负主体责任。当市场出现过热或者过冷的情况,地方政府应该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出台调控措施,防止市场出现大起大落。长期以来,土地出让收益占地方财政收入的比例高,因此许多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有依赖性。一方面,地方政府应该明确,发展实体经济才是振兴一方经济的治本之策,应该摆脱土地财政的过度依赖。同时,许多专家一直呼吁,地方财权和事权的不匹配,是造成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依赖的重要原因。地方财权、事权的匹配,也应该是基础性制度和长效机制重点研究的一个范畴。
三是处理好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的关系。无论是限购、限价或者限贷,甚至限离、限卖,都是行政手段,凡是以行政手段为主的调控措施往往是“短效药”,难以让人们形成对房地产市场的稳定预期。金融、财税等市场化的调控手段也应该是重要的调控措施,并且与行政手段相比可能更加精准,更加符合市场规律。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房地产税立法,并适时推进改革。关于房地产税,住建部有关负责人近日表示,有关部门正在按照中央要求开展工作。
四是处理好租房和买房的关系。相当长时间以来,我国租赁市场不活跃,体制不完善。住在出租屋里的人们没有安定感,甚至于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在一些大城市,买房成了很多家庭竭尽几辈人全力渴望达到的目标。我国居民首次购房年龄远低于国外许多国家。实际上,如果住房租赁市场完善,租房成为人们解决居住问题更加有效的途径时,我国的住房供应体系才会更加完善,购租并举也有望成为平抑热点城市高房价的良药。去年,国办发出《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若干意见》,应该按照要求进一步培育市场供应主体,鼓励住房租赁消费,完善公共租赁住房,支持租赁住房建设,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住房租赁监管。让住房租赁市场活跃起来,让租房成为人们乐于选择,实现安居乐业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