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房屋被拆補償款僅150元/㎡實爲違章建築

  200多平米房屋被拆,每平米補償款僅150元?家住珠海平沙連灣新村的張如華近日四處投訴,質疑補償標准遠低于當地房價水平,令其居無定所。不過,相關部門回應,當事人的房屋系違章建築,按法律本無任何補償。

  150元壹平米的補償太低了?

  “很多地方拆遷補償款都是上百萬,我們家的補償款才幾萬塊,不合理。”今年40多歲的張如華反映,其房屋建于2000年左右,總建築面積200多平米,這也是其和妻子、小孩壹家三口唯壹的住房,但去年10月左右房屋所在地塊被拍賣給壹家公司建職工宿舍,他家的房屋隨後被拆遷。

  張如華起初自稱,拆遷時就賠償金額尚未達成壹致,房屋就已經被拆掉了,後來政府給出的補償款只有150元壹平米,“現在周邊房價都要七千多,150元壹平米的補償太低了”。

  按照張如華的說法,其200平米房屋被拆,補償款爲三萬多元,只夠買商品房的壹個幾平米廁所,自己失業好幾年又身患殘疾,買不起商品房,“這大半年我們全家都住大哥家裏。”

  相關部門:當事人顛倒事實

  平沙鎮相關部門負責人昨日下午駁斥了張如華自稱房屋拆遷、補償標准不合理的說法,稱張如華顛倒事實,其房屋去年確實被拆,但該房屋系違章建築,是2000至2008年期間,張如華私自在國有土地上建造的,按照法律,本來沒有壹分錢補償,但後來相關部門考慮到他畢竟在這裏住了十幾年,從人文關懷的角度出發,爲其爭取了幾萬塊錢補助,但之後張如華壹再投訴上訪,有關部門也多次耐心解釋國家征地政策,向其確認違章建築沒有征地補償,但張如華始終糾纏不休。

  針對違建壹事,在南都記者的追問下,張如華坦然承認,但他表示,自己過去是平沙農場職工子弟,1980年左右就在農場參加工作,按政策自己本該享有單位分房,但後來單位沒有給他分房,他過去壹直住在單位分給父母的房間內,壹家六七個兄弟姐妹房屋不夠住,他1998年左右看到社區連灣新村附近有壹塊國有土地壹直荒廢太可惜,于是自行在上面建造了200多平米的住房。至于政府應免費爲其分配房産的政策和法律依據,張如華無法向南都記者出示。

  上述相關部門負責人則回應,農場時期確實有分房,但分房都有相應條件,並非每個人都可以分到房,據其了解當事人此前因涉毒多次獲刑,直到上世紀90年代才結婚,其時農場已經停止分房了,如果當事人仍存在疑問,可以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新浪地产
关键词:市场动态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