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货币化安置“棚改”提速 更多人实现安居梦
今年前6个月,我省开工建设各类棚户区改造工程占年度任务六成多——
棚户区改造有序推进,更多人实现安居梦
“住了50多年的‘鸽子楼’,终于搬进了大房子,心情甭提多高兴了。 ”7月14日,搬进新居的王立贤老人喜笑颜开地说。他所居住的合肥市天鹅花园小区所在地,曾经是江淮仪表厂的职工宿舍区。作为江淮仪表厂的老职工,他和老伴儿上世纪60年代就在这里居住。
“40多平方米的一间房,一家5口人一住就是几十年。 3户共用一个水池,卫生间也是公共的,卫生条件差,居住环境差。 ”回忆起当年,王大爷深有感慨,当时房子是单身宿舍,空间局促、狭小,被大家戏称为“鸽子楼”。
作为合肥市蜀山区最早的一批棚户区改造项目,2009年江淮仪表厂老宿舍区开始拆迁,按照就近安置的原则,王立贤老人等一批老职工2012年顺利搬进新居,圆了安居梦。按照当时的补偿标准,王大爷和老伴儿换成了一套86平方米的新房。新房两室两厅一厨一卫,南北通透,位于一楼,出行方便,门口就是健身区,旁边是老年活动中心。
“天鹅花园采取安置房与商品房一体化原则建设,安置房和商品房同在一个小区,建设标准一样,安置户可以共享基础设施、物业服务等公共资源。 ”合肥市蜀山区住建局物业管理与住房保障科负责人曾涛介绍。
在合肥金寨路与望江路交口的康馨明郡小区,8栋30多层的高楼已经拔地而起,这里将是合力叉车厂、锻压厂的职工安置房。 “工程下个月封顶,明年就能入住。 ”小区项目经理介绍,该小区配套设施齐全,社区用房、物管房、社区医院、地下车库、商铺等一应俱全,基本上和商品房没有区别。
近年来,我省大力推进棚户区改造,让更多居民实现安居梦。截至2014年底,全省棚户区改造共开工建设安置住房131万套,累计改善了85万户棚户区居民的居住条件。今年我省棚户区改造目标任务是开工33.66万套,1月至6月,全省已开工各类棚户区改造20.8万套,开工率达61.79%,顺利完成6月份开工率达60%的阶段性目标。今后还将加大棚改力度,到2017年力争实现改造各类棚户区146.1万户的目标。
??盘活存量住房,积极推进货币化安置
加快棚户区改造,我省将实物安置与货币补偿两种方式相结合,引导各地积极推进货币化安置工作。全省棚改货币化安置比例由2013年的不足2%提高到2014年的10%。2015年,省政府要求各地货币化安置比例原则上不低于40%,并要求各地通过发放购房券、政府搭桥等方式,引导棚户区居民选择货币化安置,自主购买商品住房。
“现在很多地方楼市去库存压力很大,不宜再建实物保障房,不如盘活存量资源,推广货币化安置是招好棋。 ”省住建厅住房保障处有关负责人表示,货币化安置可以有效缩短安置周期,满足棚户区居民多样化的安置需求,对于提高群众满意度,解决政府直接投资建房以及集中安置存在的问题,加快棚户区改造具有重要作用。
对一些商品住房存量较大的市县,加快棚户区改造货币安置正当其时。
据淮北市房管局住房保障办主任杨永超介绍,淮北目前待售商品房面积255万平方米,可租可售的保障房67万平方米,安置房53万平方米,淮北矿业集团开发的棚改房50万平方米,去库存压力很大。 “对于城镇化率高达58.5%,人口只有215万的淮北市来说,房地产市场已经供大于求。 ”
从去年开始,淮北市政府果断停止投资自建安置房,鼓励推行货币化安置。一方面通过搭建交易平台,为棚户区居民提供商品房、安置房等多种房源。另一方面提高货币化安置奖励标准,通过给棚改居民发放购房券,引导居民购买存量房。
购房券发放标准,按照房屋还原面积乘以房屋的市场评估价折算出货币金额,另外补助15%的公摊面积和20%的搬迁奖励,发给棚改居民相应金额的购房券。 “假如普通房屋证载房屋建筑面积100㎡,原地产权调换房屋市场评估价格3000元∕㎡,棚改居民可以享受的购房券金额为100×1.35×3000=40.5万元,比以前的货币补偿多出10.5万元钱呢! ”杨永超说。
此外,芜湖、铜陵市从2014年起便分别探索采取政府搭桥、发放购房券等形式积极推进货币化安置,取得明显成效。
安置资金从哪儿来?多渠道破解资金瓶颈
“无论是实物安置与货币安置,都需要巨大的资金支持。随着棚改规模不断扩大,如何破解资金瓶颈,是做好棚改工作的关键因素。 ”省社科院经济所所长吕连生认为,“必须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实现多种融资渠道并行,方能缓解资金压力,使棚改‘三年计划’顺利完成。 ”
为帮助地方解决融资难问题,2014年初,我省出台了《安徽省棚户区改造融资管理办法》,组建安徽省棚户区改造省级融资平台,受市、县政府自愿委托统一向国家开发银行申请项目过桥贷款以及中长期贷款。 2014年,我省共争取国开行贷款授信1022亿元,2015年,我省又争取国开行棚改贷款新增额度150亿元。
各地积极创新融资模式,拓宽融资渠道。铜陵市与国开行开展“债贷组合”试点,采取“统一融资规划、统一债贷授信、动态长效监控、全程风险管理”方式,通过债贷结合,成功把社会资金引入到棚改项目上来,为铜陵市棚户区改造项目融资15亿元。芜湖与国开行设计一套“贷款 企业债 融资租赁”的综合融资模式,一揽子解决了芜湖市公租房项目70亿元的资金需求。滁州市引入10亿元保险资金支持棚户区改造,成为银监会首次书面批复同意国开行通过担保引入保险资金的试点。此外,淮南、芜湖、滁州、六安市通过争取国家住房公积金贷款试点;安庆、宿州等地通过发行企业债券,池州、六安等地引入信托贷款等方式,积极支持棚户区改造项目建设。
土地出让收益是棚户区改造资金的重要来源,各地在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各类专项补助资金基础上,每年按规定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住房保障资金。按照有关标准,土地出让金的22%要上缴中央、省、市,78%返还地方。淮北市加大土地出让金返还力度,将85%的土地出让收益返还县区政府,实行封闭运作,有力保障了当地棚改工作的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