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时代频传敲门声 谁能成为最大赢家?

提要:2014年以来,乘着互联网的东风,众多装饰公司将目光瞄向智能家居。

  来源:中房报

  2014年以来,乘着互联网的东风,众多装饰公司将目光瞄向智能家居。

  去年4月10日,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收购厦门万安智能股份有限公司,持有万安智能65%股权,希望借此快速介入智能建筑以及智能家居领域。

  今年3月29日,互联网装修企业“有助网”百变加第三代产品,其中融入了智能家居产品。

  记者从深圳广田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田”)了解到,其将在8月中下旬召开有关智能家居的发布会,跨入智能家居的步伐正在加快。

  更大的变革动力则来自国家顶层决策。日前,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明确将人工智能纳入行动计划,智能家居领域将深度发力。

  一场角逐即将上演。

  用户需求

  智能家居对很多家庭来说还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概念。以前它面对的客户主要是特殊群体,比如独户别墅,个性较强,成本较高。然而企业如果要让大部分用户接受,还具有一定难度。有研究机构调查显示,对于智能家居,绝大多数人表示“不太了解但想要进一步了解”。

  “对于开发商来说,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是面对小区住户,如何把握其需求,让大部分用户可以接受,不光是价格,还有后续维护也要解决好。”中国智能家居产业联盟宣传组组长王胜阳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他们可以前期介入,把一些基本的工程布局进去,节省成本,也方便快捷。仅仅通过手机APP控制灯光、窗帘、背景音乐等需求不是刚需,给用户解决实用功能的需求才是关键。”

  “关键在于技术跟需求之间没有对接上。我们从产品市场培育的技术着手,为什么没有进入到每家每户?因为需求市场还没有培育起来。”中国建筑业协会智能建筑分会会长黄久松说。

  厦门万安智能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柱勇对黄久松说的需求有自己的看法。“打入智能家居市场分为两个方面。一个是总包,指的是高端住宅;另一个是中低端,如亚厦日前提倡的蘑菇家,以跑量为主,分为简单的可选项供用户去选,把它做成标配模式,通过更好的模式推进家庭,积累一定数量去做服务。”

  “装饰企业本身有自己的工程队伍,又和品牌开发商都有合作,它们的优势在于可以实现标准化施工,可以让智能家居规模地利用。同时,它可以成为公司业务的一个发展亮点。”王胜阳说。

  “智能家居作为与居住环境相融合的系统,相对来说比较复杂,需要前期的设计、安装和服务,它真正进入到家庭需要跟装修设计融合。而装修也需要寻找差异化发展之路,需要迎合市场,因此,抓住了火热的智能家居切入市场。”深圳市新和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裁沈澈向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表示,智能化和装饰领域的结合是一种趋势。

  沈澈进一步解释,“真正的智能家居应该是能解决用户舒适性和便捷性的需求,它往往有一定的系统性,即使不用手机,不连接网络,亦可运行。一些互联网模式推出的是智能硬件,想通过这些单品去产生用户量,产生运营价值,这种模式比较轻便、简单、低廉。它是移动互联网的附属产品,可以理解为手机的配套产品或者是手机的外延产品,和真正解决智能家居的用户痛点是有区别的。”

  协同合作

  在沈澈看来,装饰公司介入智能家居发展的难点主要还是专业性问题,智能化产品从技术手段来说,有比较强的电子特性和通信特性,人员布置和原来装修公司有比较大的差异,原来的装修工人和工程师都不具备这些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必须提高这方面的技能。

  他强调,兼并智能家居公司,和专业弱电集成商合作,或者自身慢慢培养这样的配置思维都是装饰公司的出路。

  当下,互联网介入智能家居主要是单品和服务,而建筑装饰公司是在“帮助落地”,把装饰、设计、服务都一起解决。但对于装饰企业而言,如何实现落地同样需要考虑。比如怎么去实现标准配置、怎么将现有厂家整合进来等,是整个行业需要突破的地方。

  对于亚厦来说,杨柱勇告诉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蘑菇家是信息公司,万安是智能家居公司,联合两者,资源整合力量更强,落地服务更好。互联网一般卖单品,如果提供服务,还需成立当地服务站,服务费高。从微观层面看,他们目前在考虑的问题是2000元做哪些基础内容,5万元做哪些配置设施。

  “面对市场要有开放姿态,又要合作分工,不管是开发商还是各大运营商,最终要协同起来。不管怎样,总的来说是要市场化。”黄久松坦言,智能家居的发展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尚未有成型的标准,这就要求行业要统一起来,将来产品系统之间会越来越开放,封闭等于自杀。只要有市场需求,有供应机制,企业之间是可以走到一起商量如何开发产品的。

新浪地产
关键词: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