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理记者会上大谈房地产 释放五大直接利好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是刚性的,我们鼓励居民自住性住房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保持房地产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3月15日(星期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会见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的中外记者并回答记者提出的问题。
2015年的两会总理答记者问,第一个问题,金融时报记者问了一个十亿人民最想问的问题:“今年政府是否会出台新政策来促进国内房地产市场?”
李克强总理:
总理的回答很简短,也很精辟,总理的回答一共有483个字,分为三段:
核心内容分别是:
第一段:对中国公民的海外购房是支持的。
第二段:住房既是经济问题,更是民生问题。
第三段:需求是刚性的,我们鼓励居民自住性住房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对改善需求的政策继续松绑
首先:二套房贷首付比例目前各地执行过严,6-7成的首付标准,是在2013年楼市最火爆的时期出台的抑制性政策,当时出台的目的是严格控制改善入市推高房价。
而目前从两会的政策基础看,未来将鼓励自住与改善,这种情况下,过高的首付标准是不符合政策要求的,所以回归到5成,将是政策的必然
其次:政策出台的可能时间:从目前市场情况看,4月份是最可能出台这一政策的时间点,房地产市场在逐渐企稳,而两会后各项政策也会在4月份逐渐喜欢
第三:对市场的影响,二套房贷的首付变化,主要影响在一二线城市,这些城市的改善需求总量较大,而且这部分借助信贷的需求较高,。所以首付的降低将对一二线市场带来比较积极的影响。而目前的三四线城市,因为市场供应已经绝对过剩,这种情况下,二套房贷的松绑影响不大。
第四:未来不排除还会有其他税费减免等政策支持改善需求,整体看,2015年的房地产市场政策面将明显宽松。
房地产需求是刚性的
总理讲话中明确了:中国政府有保障群众基本居住条件的责任,整体看,虽然提及要加大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力度。今年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安排740万套,其中棚户区改造580万套,增加110万套,把城市危房改造纳入棚改政策范围。但实际这一指标已经低于2014年。
而且明确提及将转存量房为保障房,这对部分城市消化库存有很大帮助!
限购政策的有步骤调整
目前全国执行限购的城市只有5个,其中以一线城市为主,直接取消的可能性很小,而通过工作居住证、纳税证明等绕道宽松的可能性较大。
可能的政策红利:后续一线城市居住证制度的出台将降低购房资格办理难度,而且一旦经济弱势,不排除出台部分房源、或者部分客户的松绑限购政策。
积极鼓励地方政府对房地产市场做微调
总理讲话提及:强化地方政府合理调控房地产市场的责任,因地制宜,分城施策。
地方政府还将非常直接的出台税费减免,购房补贴等多种救市政策。
中国城镇化进程还在加快
未来将要抓紧实施户籍制度改革,落实放宽户口迁移政策。对已在城镇就业和居住但尚未落户的外来人口,以居住证为载。
可能的政策红利:对部分二三线城市来说,未来的户籍政策继续松绑,增加可购房人群的基数。建立财政转移支付与市民化挂钩机制,合理分担农民工城市化成本。要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城镇化难点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