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健林:步入LED科技大跨界时代

提要:半导体照明在中国方兴未艾,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少有的几个走在世界前列的产业,并且很有希望从产业大国变为强国。微电子和光电子携手并进的时代来临:微电子技术成为LED智能照明的支撑技术,LED照明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成为大数据时代的重要元素。

  来源:中国半导体照明


  半导体照明在中国方兴未艾,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少有的几个走在世界前列的产业,并且很有希望从产业大国变为强国。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认为:

  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时代与新需求

  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日本物理学家赤崎勇(Isamu Akasaki)、天野浩(Hiroshi Amano)和日裔美籍科学家中村修二(Shuji Nakamura),他们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只GaN基蓝光LED。

  诺贝奖是如何评选的,引发人们的深思。今天的诺贝尔奖评选上更加关注创造人类福祉,更加关注科技的产业化及商业化。从诺贝尔物理奖的9项半导体技术分布来看,未来将是第三代半导体,是整个业界努力的一个方向。第一只GaN基蓝光LED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以蓝光LED为标志的第三代半导体的时代。

  而蓝光LED的发明,现在对于中国的贡献是推动了高效半导体照明的产业化和创新应用,加快了产业发展的进程。在未来,将有可能在第三代半导体领域掌握核心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中国SSL创新发展的历程与前景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带动了关键技术交叉融合、群体跃进,变革突破的能量正在不断积累。

  如社会发展不断的从信息化向智能化及体验、互动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随着信息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的浪潮推动着世界不断从工业社会形态向信息社会形态发展。以数字化的信息成为最重要的资源,这就是互联;以智能化工具为最基本的生产工具,这就是互动。

  而社会发展的特征是需求引领,低碳、智能。节能减排和保护环境为主要标志的绿色发展,已成为21世纪的主流;发达、发展中国家均将低碳经济作为带动经济增长的内生增长动力;大数据时代到来,人类要求更加高效、个性化、智能化。应用驱动在主要体现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以及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对于科技工作者来讲,科技发展的特征是跨界。现在社会上比较流行说法是“一个不会拍电影的厨子不是好总裁”;学科交叉加速,产业前沿延伸,新关商业涌现;传统意义的学科界别、产业界别、商业界别日趋模糊,这需要我们所有的行业在一起合作,进一步的融合与协作。

  微电子和光电子携手并进的时代来临:微电子技术成为LED智能照明的支撑技术,LED照明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成为大数据时代的重要元素。

  而与此同时,光是地球上几乎所有生命生存的前提,健康的照明能够满足人的安全、生理以及心理的感受,智能的照明将从单纯的“取光”变为营造应用需求的智能“光环境”。LED本身的可数字化和可控制性,使按需照明成为可能。

  新时代科技产业发展的道路

  中国SSL一直在创新中发展,在过去的十年中,产值年均增长率为39%,2014年将突破3000亿元。初步形成了四大区域产业集群,2013年LED照明市场全面启动,市场渗透率达到9%。LED灯具总产量达到8.1亿只,产品制造和出口量居全球首位,已成为世界最大的封装基地,同时也在医疗、农业、航空航天等领域创新应用。

  关键技术不断进步,芯片国产化率逐年提高。蓝宝石衬底白光LED光效突破160 lm/W,同类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自主知识产权的功率型硅衬底白先LED产业化光效达到130lm/W;国产芯片进口替代比例逐年上升,2013年达到75%;48片以上生产型MOCVD样机成功试用,并实现销售;基于LED可见先通信的室内定位项目在国际首次实现产业化应用。

  示范应用成果显著,LED社会认知度不断提升。37个“十城万盏”试点城市完成示范工程超过3500项。应用LED先源/灯具超过1150万盏,年节电24亿度。

  中国发展的一大特点,联盟探索以应用需求为导向的协同创新。打通研发不应用的创新链,形成了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局面。联盟凝聚各方科技力量,尝试联合创新,成立了半导体照明联合创新重点实验室,探索以科技服务支撑产业发展环境,在第三方标准、认证,专利运营、人才生态系统、行业信息服务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推动国际合作,扩大影响力。ISA是首个总部位于中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组织,服务产业、服务研发团体、服务全球。

  然而,当前产业还面临一系列的发展问题。如可持续发展的技术支撑不够;企业小而散,产业资源不集聚;产业环境需进一步完善。

  未来的十年将是光效快速提升,价格快速下降,节能潜力巨大的十年。预计到2020年,器件光效将达到200lm/W,LED照明产品将达到2.5$/Klm;LED照明市场渗透率将达到70%,年节电3400亿度。

  未来十年也将是创造绿色、智慧、健康的光环境。视觉照明将围绕不同用途的需求,毕竟可见光仅仅是光谱很小的一部分,光谱向长波、短波延伸有无限潜力和空间。

  智慧照明将有利于实现按需照明、延长照明寿命、提升系统效率,降低成本、提升附加值实现系统联动。

  超越照明及智能化是主流,半导体照明将与计算机、物联网、于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成为智慧家庭、智慧城市、智能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将在能源、节能减排、国防安全、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类生活等各个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

  继2012年我国R&D经费总量突破万亿大关后,衡量大国科技投入水平的最为重要指标——R&D投入强度首次突破2%,表明我国科技实力不断增强,不美日等发达国家的差距迚一步缩小。据2014年全球研发经费预测,中国研发经费在2020年将超美国。

  中国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力度加大。国家用于科技领域的财政支出较好发挥了国家对自主创新的规划和引导作用。我国科技论文被引次数居世界第四,最具影响力国际期刊论文数,我国保持世界第二;中国科技期刊的质量和影响力指标呈上升趋势;在充分肯定我国科技计划所作出的历史性贡献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这些年科技计划、与项、基釐的产出不国家发展的要求相比还进进不够,很多重要领域都亟须真正具有标志性、带动性,能够解决制约发展“卡脖子”问题的重大科学技术突破。

  科技计划、与项、基金在体系布局、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总体绩效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科技计划碎片化和科技项目取向聚焦不够两个方面。这些问题反映出科技宏观管理体制和政府部门的职能定位不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的趋势不相适应,必须尽快下决心加以解决。

  已进入改革深水区,《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强化顶层设计,打破条块分割,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以目标和绩效为导向的科技计划管理体制。在管理方式上,转变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建立公开统一的国家科技管理平台。财政科研计划重新优化整合为五大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技术创新引导专项、基地和人才专项。

  以科研院所、高校为主体的新一轮科技体制改革启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科技部、教育部等十几个部门,正在制定和完善一系列政策文件。10月上旬,财政部、科技部等方面印发的《关于开展深化中央级事业单位科技成果使用、处置和收益管理改革试点的通知》就是前奏,接下来,还将发布《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与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等多个文件,幵推动尽快完成对《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的修订。要处理好市场和政府作用的关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解决科研、生产“两张皮”的问题。中国今后将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产业生态环境,坚持开放、合作以及经济的国际化和全球化。

  绿色发展需要选定重点领域和突破口半导体照明,是中国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成功突破口。第三代半导体,是解决低碳、智能、绿色发展的突破口。第三代半导体,将引领下一代技术和应用的戓略变革。中国的机会推动节能减排向更高层次发展。世界的机会造福人类,生活更加高效、智能、舒适。

新浪地产
关键词:半导体照明  科技计划  SSLCHINA  产业变革    

网友观点

我要说两句

person
您好,请登录后进行评论。点击 登录 注册新账号

文明上网,登录评论,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新浪地产保持中立。

快捷导航